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6|回复: 0

针灸流派传承有五个关键

[复制链接]

257

主题

350

帖子

20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5
发表于 2017-1-13 17: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金生:针灸流派传承有五个关键

编者按:在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周年,中医针灸的发展再次成为海内外针刺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杨金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保护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中医针灸申遗成功4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积极开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工作。目前针灸专家王雪苔、贺普仁、程莘农、郭诚杰和张缙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2009年我国政府授予程莘农和贺普仁2名杰出的遗产持有人“国医大师”称号。2014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人郭诚杰教授被授予第二批“国医大师”称号。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既是对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传统针灸保护方面所做出种种努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例如在开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时,就必须从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思辨特点、认知方式、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正确把握中医针灸流派传承的关键——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
    医源是学术渊源、流派的根
    流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流派必须有学术渊源,至少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才勉强算是“祖传”,并保持特色性、传承性和地域性。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而且是人类有关生命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是优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面对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针灸如何在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实现科学表达、客观评价和规范操作,以保持其特殊性和多样化,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医理是传承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医理是中医针灸传承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医理传承就是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总结归纳、领会感悟针灸名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学术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个人诊疗观点、看法、想法、经验、体会、心得等等,而是贯穿于理论——实践——又理论——再实践的“理法方药(穴术)”系统性的内在联系,并被大家公认的结论,才能够称得上是学术思想。
    医术是诊治经验、特色技法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传承医术是指继承老中医行之有效的临床疾病诊治经验、用药特色,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特色手法等。中医针灸作为实用医疗技术,如针灸的特殊针刺手法、特定穴位认知,以及特殊针灸器具使用等,这些在书本上很难学到,只能由掌握者口传心授,手把手地去教,才能科学地传承并不断创新。正所谓“名师带高徒”,不是什么人都能收徒,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徒弟。
    医德强调“以德载术,以术弘德”
    当前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轻道重术,或者说有术无道。没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和敬业精神,专业技术就不可能达到精湛的水平,名老中医都是德艺双馨的国医大师和“大医精诚”的典范,加强医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出来的徒弟才能够掌握中医针灸的精髓,成为真正的中医。
    医脉是指继承传播,后备人才
    继承者将来成为老中医学术思想和针灸技法的传人,通过传承,徒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针灸有独到认识和理解,能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体系,不但能够继承老中医思想,成为继承者,还可以创立新学说,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成为新一代宗师。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医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价值在与现代西方医学的交融中,又不断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多元传承是人类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石与智慧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创新技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实现中医药的人类共享。(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链接
    中医针灸十大学术流派
    目前我国中医针灸有十大学术流派:澄江针灸学派、郑氏(郑魁山)针法针灸学术流派、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桂派中医大师黄瑾明壮医针灸、蒙医五疗温针流派、经脉-脏腑相关湖湘针灸推拿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流派、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四川李氏仲愚杵针学流派。



中医的学派和流派
  在中医的学术史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研究和论战中,曾经形成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学派流派和医学观医学特色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医学观医学特色蕴铸中医学成为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因研究主旨不同,见解之异、技术至臻殊,则可产生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流派。当代中医学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自觉地推进学派流派体系的建设。
  学派和流派难以截然划分
  研究中医的学派和流派,不妨考虑年鉴学派如布罗代尔等人的一些意见,可以把学术思想和学术史也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段”来考虑。首先是长时段的,是人们长期延续的习惯、知识与技术中所表现的思想与观念,它变化缓慢但延伸久远,初创的著作往往被尊奉为经典。其次是中时段的,称之为“时期”,这大约十数年乃至一代以上才能显示出变化,有杰出的大师与天才的思考和研究,有时确实改变了一个时代甚至影响以后的时代,学派即有这样的作用。再就是短时段的,这是由于突然出现的剧烈事件或某种技术方法的使用而引起的思想与学术的变化,有时如朝代的性质变更、领袖的意志力量等,也能在短时期使思想与学术转轨变向,但这种变化常常会时过境迁,属于短时段的学术如流派或一些没形成学派的学说。
  可以说,学派属于时期,为中时段或更长,流派为短时段;学派以自成理论体系为标识,流派则属于学派或学科中的一分支,以经验称著,以诊治风格见长。医学史上很多有价值的学说,如王叔和在《脉经》中所记的小儿变蒸学说,《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出的“气出于脑”等学说,因于传承的局限,仅成为一个闪光点,而未被发展,仅可作为流派内容之一。学派则阵容强大,甚至可以超越学科,例如清代的温病学派,除治用内科和温病外,在外科、妇科也有温病学派。如清代著《疡医心得集》的高锦庭即属于外科温病学派,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故妇科专家钱伯暄教授属于妇科温病学派。
  但是,学派与流派还是难以截然划分。如当今称著的火神派,在南宋时就曾称著一时。在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及方匀的《泊宅编》等几家笔记中,都记载南宋杭州有名医石藏用字用之者,喜用热药附子,又有名医陈承喜用寒凉药,以至群医中流传谚谣曰:“藏用担头三斗火,陈承匣中一盘冰”。历代名医中以擅用附子并传承为流派者为数不少,如南宋针灸家窦材也有“附子先生”之称。近代重庆陈寅安、成都人行医于上海的郑钦安、香港陈伯坛、云南吴佩衡、四川范中林等皆重用附子,近几年又有“火神派”的旗帜高扬,对流派和学术研究都很有意义。
  学派和理论发展互相促进
  学派和理论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一个学派的形成起码应具备三项条件:一是要有宗师,即一个有影响有威望的学术带头人。二是一部或数部反映学派观点的传世之作,并保持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和风格。三是一大批跟随宗师的弟子,他们本身必须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才。学派的成败兴衰,此三者不可缺一,这也表明学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师承。在中国医学史上,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重要学派,因传承而称胜,派中名家辈出,就足以说明传承对于学派乃至学术发展的重要了。自《内经》奠基中医理论以后,在各具体问题和环节上,不断创新并发展充实,演为各家学说,各学说的人才萃集为学派,二者互动,不断发展。其学术生态是:创新之学术始基于经典,又发展了经典。正如明末清初王夫之先生在《周易外传》中所言中国学术发展是“新生于故,而新故相资新其故”,这也是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之一。
  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些学派因其理论思潮先进,成为一面旗帜,而推动中医理论的全面发展。学术思想的演进有时呈现为思潮。在宗师、思潮、学派流派三者中,宗师辟创了学派或流派,学派和流派又反映一定的学术思潮。思潮是学术自身运动规律的最高体现。例如温病学派就是在首用凉药的思潮下形成的。这也是长期实践经渐变而催生的。唐代孙思邈治疗热病就已经在辛温药物中配以辛凉之品,有千金葳蕤汤,金代刘完素已倡主火论,用凉药治热病,明代吴又可治瘟疫则以凉药为治,至清代叶天士等温病学家们,首用辛凉治疗温病就成为势所必然的学术思潮。在此思潮中,再合以察舌验齿诊断经验、用药经验、经典依据,进行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就确立了温病学派。在温病学派下又有温热派、湿热派、瘟疫派以及温病伤寒派等支派,各支派可堪其为流派。研究学派和流派,抓住思潮,从其学术思想发展的线索和理论本质,才能弄清人物成就纷繁和理论多姿的医学现象。
  学派和流派  是中医学术的生长空间
  学派、流派是推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独树一帜的学派或流派,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经验的通道,创新的温床,甚至可以因其理论的带动性,使医学发生模式转换。
  学派和流派是中医学术的生长空间,以伤寒学派为例,在宋代就有成无己首开先河的注释派,朱肱、庞安时等人的整理派和韩祗和、许叔微、郭雍等人的发挥派。明清有方有执、喻嘉言的错简派,张遂辰、张志聪等人的旧论派,柯韵伯、尤在泾等人的辨证论治派,俞根初的通俗派和陆九芝的伤寒统温病派等。张仲景及《伤寒杂病论》问世以降,形成了强大的伤寒学派,以其“经验—辨证”的学术模式,突破了《内经》的“整体—理论”模式。张仲景之学术,以六经为纲,以理法方药贯穿的条文,为辨证论治“垂方法,立津梁”,在医学发展史上是一次模式转换。以河间和易水两大流派为学籍的金元四家,虽然各有专长又有争鸣,但其共同的一点是,都辨证循按病机,讲求气化,把以往方证对应的辨证发展为病机辨证,可以“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勿耗气,精遗勿止泻”(明代王应震),突破了“经验—辨证”模式的方证对应,可称为“病机—辨证”模式,这个模式把中医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上几次学术演进,既有承上启下的学术传承,又有所转换,既是学术资源的增长,又是标志性成果的辉映。
  中医理论体系中学派、流派的演化趋向:一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变革,继续向前发展。例如医经学派、伤寒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二是内部分化,各自引申发扬或分异,形成新的学派体系,例如河间和易水学派,又以其分合而成金元四家,又继而分为若干支派或流派。三是由于客观认识的统一或自身生命力不强而走向消亡。古代很多失传的学派或流派多属于这种情况,但也有承传难度大,后继乏人或社会因素等。前者如华佗的手术学派,因绝技失传,到清代手术已被外科内治取代。后者如串雅医派,因社会变迁而消亡。
  此外,学派与流派在发展过程中,又与学科有一定联系:有的学派或流派可发展为学科或专科,例如唐代孔颖达疏《礼记·典礼》“医不三世”后,谢利恒进而指出“此盖中国最古之派别也。其书之传于后世者,若《灵枢经》则‘黄帝针灸’一派也;若《本经》则《神农本草》一派也;若《难经》则《素女脉诀》一派”。(《中国医学源流论》)但是到秦汉以后,《灵枢经》或“黄帝针灸”及《难经》、《素女脉诀》皆合为医经学派,而《神农本草》则发展为本草学科,即今日之中药学科。也有古代的学科发展为今日之学派者。例如伤寒在古代曾经是与大方脉并列的学科之一,但目前统属于内科了。
  中医学发展呼唤新学派流派
  从学派的社会功能来说,学派有增扩学术的功能,流派有传承经验、嗣续绝技保护学术遗产的重要作用,学派与流派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学脉,故培植学派和流派以发展中医理论是当代中医学人的重要使命。
  当代有诸多因素利于学派和流派的发展:一是中医正处于从传统类型向现代化类型转化的转型时期,具有对新学派新流派的诉求。二是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国家又有名老中医的传承目标和计划,为学派和流派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生长空间。三是相邻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和中医形成交叉学科,将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催生新理念,利用新技术,有利于新学派新流派的发生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用战略的眼光认识学派和流派,强化学派和流派意识,鼓励中医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自己的学派,医院形成自己的流派,同时加强对已有学派流派的研究,充分利用高端论坛的学术平台,让伟大的学术思想在学派流派思想的争鸣与摩擦中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警惕和拒绝影响学派流派发育的帮派化运作,以减少其负面作用,从而形成健全有生机的学术体制。

刘保延:擦亮针灸这块中医金字招牌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肯定,更是对中医针灸工作者的鞭策。目前,中医针灸已经走向了国际,已经成为了“世界针灸”,现在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有相关立法,针灸教育发展迅速。用“针”来带动中医走向国际,针灸已成为中医的一块“金字招牌”。据统计,针灸已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研究。怎样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使中医针灸以最佳状态应对国际化发展的形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中医针灸是鲜活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它最好的保护就是在实践中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发挥中医针灸的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创新发展针灸的理论体系
    目前,针灸理论体系核心内容源于《黄帝内经》,到了近代受到“大方脉”理论的束缚,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大大减弱,而大量试验研究的结果,又很少回归并补充到针灸理论体系中。随着“世界针灸”的发展,一些源于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结果也没能被纳入针灸理论体系,致使国际上已经有了“西方针灸”等理论萌芽,所以源于古典、基于临床、吸纳现代、包容开放地完善针灸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医针灸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要把针灸的新发现融入到理论中。
    改变以疗法分科的服务模式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症是多方面的,目前以疗法分科而形成的服务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多数适宜病种接受针灸诊治。同时,随着医学目的调整,在健康保障、治未病中发挥针灸无副作用、耐受性不明显、可以较长时间使用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创新机制改变服务模式,也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中国针灸应做出表率和示范。同时,针灸包括的疗法有很多种,各自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目前的实践中往往以“针”为主,其他方法应用很少,针灸疗法的综合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开展大样本临床验证性研究
    目前针灸临床研究以经验总结为主,很难获得主流医学认同,也阻碍了针灸疗效提高。因此,应当在财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已成熟的诊疗方案或疗效明确的针灸疗法开展验证性研究。要建立合适的研究假说与合适有效的对照,选择能体现针灸疗效、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在符合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解释性随机对照设计,采取中央随机,严格控制质量和数据管理,减少偏倚和病例脱落。同时要提高研究透明化,研究报告要符合国际上公认的发表规范。这样的研究可以提高针灸的公认度,为产生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提供支撑。如我国专家开展的得气对面瘫的影响以及针刺镇痛机制等研究。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其核心是在保持针灸个体诊疗的同时,利用临床实际的诊疗数据进行研究。我国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这为我国产生大量针灸临床证据发挥主导作用奠定了根本基础,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强针灸技师的培养
    目前的中医药发展,侧重于培养中医医师,而对中医技师的培养没有相应的支持。然而中医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大范围开展针灸技师的教育和培养,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中医针灸在古代的发明创造只是一个开端,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 周蔓仪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4-3-29 23:04 , Processed in 0.2187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