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罗颂平: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模式

[复制链接]

39

主题

42

帖子

19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6:4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医视角丨罗颂平: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模式
来源:2016-09-30 罗颂平 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中医药学会


罗颂平教授,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学术理论,亦产生了众多著名医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并通过师承、私淑得以传承。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争鸣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凝练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与学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

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回顾
对于中医学术流派之源起,许多学者着眼于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认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然而,孟河医家谢观1935年著《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上古医派”。他引《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孔颖达疏注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指出:“此乃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其书之传于后世者,若《灵枢经》,则黄帝针灸一派也;若《本经》,则神农本草一派也;若《难经》,则素女脉诀一派也……

其传承派别可以推见者,华元化为黄帝针灸一派,张仲景为神农本草一派,秦越人为素女脉诀一派。”任应秋教授亦赞同谢氏的观点,他指出:“中医学学术流派的发展,是与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以俱兴的,应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不能断自金元。……《黄帝内经》可以说是黄帝学派的论文总汇编。”

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开设中医学院,设置了《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课程并组织编写教材。第二版教材介绍了河间、易水、伤寒和温热四大学派;介绍了39位医家。

但在“文革”期间,这门课被取消,各家学说亦被视为“门户之见”、“派系之争”,作为中医学的“糟粕”被扬弃。“文革”后重开这门课。

1980年任应秋教授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他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提出医经学派、经方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热学派和汇通学派等七大学派,并论述了中医基础与临床的各家学说,包括脏腑、病机、诊法、治则、本草、方剂各家学说;杂病、妇科、儿科、外科、眼科、喉科等各家学说,介绍了从战国到民国11个历史时期的105位医家。

任老在总论部分阐述了中医学说的传承与演变,医家的师承与变通。在各论部分,对各个学派的渊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列出其传承脉络,纲举目张,源流明晰。关于学术流派的形成,任老指出:“大凡一门科学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要产生多种认识的方法,以致发展成不同的流派,可以说所有学术文化的进展都是如此。”《中医各家学说》把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引入中医本科教育,形成了中医流派研究的平台。

笔者在求学的年代有幸亲聆任老讲课。任老知识渊博,思路清晰,介绍各个学派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善于从名家用药剖析其学术思想。任老对于古代医家的研究,是从其师承、私淑、著作、案例中深入分析,寻找其学术思想的脉络,论证其学说的传承与演变特征,有理有据。他的课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从而激发了我们探求中医历史与古籍的兴趣。

通过学习《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在读原著的基础上逐步领悟中医的真谛。这是笔者初涉中医之时非常重要的学习与训练。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的小学功底,为以后专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导师罗元恺教授拟对《景岳全书·妇人规》进行注释,笔者作为助手,先通读了《妇人规》两卷和《妇人规古方》一卷,再把张景岳的原文逐段抄录在原稿纸上,加上标点。导师先审阅句读是否准确,再逐段进行注释,并结合其临证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或针对历史上有争议的内容阐发己见。罗老的《点注妇人规》是景岳妇科专著的首次以单行本印行。在这个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真正锻炼了医古文的阅读与句读能力,亦比较深入地学习了张氏妇科学说。

近年任廷革、任廷苏等老师整理了《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重读任老的讲义,仿若回到课堂,再次聆听任老的课。经过30年工作的历练,对于中医学派亦有了新的领悟,更体会到任老当年力排众议提出七大学派之说,把中医流派的渊源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远见卓识。

二、中医学术流派与现代中医教育
中医学术流派以师承、私淑的模式传播。这也是历史上中医教育与传播的主要方式。

任应秋教授指出:“凡一学之成立,都各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承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各有发挥,各立一帜而张其说,以影响于人。”长久以来,中医的教育模式是师承。亲炙,亲近而熏炙之也。即直接传授,包括家传、师徒授受。私淑,即敬仰其学问,虽未得到亲身教授亦尊之为师也。首见于《孟子》:“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古代文人有“以儒通医”者,主要通过学习前人的医著而领会其学术思想,并验诸临床,亦成为某一学派的追随者。

这种传承模式,基于学者对其师之忠诚、对其学说之敬仰,从而传承学术之真谛。

亲炙者,属于直接传承。或家族之父子、祖孙相传,或师徒相授,有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之亲身感受,侍诊抄方、秘传其技之独特优势。其师未必有著作,但有独门秘技、秘方,弟子登堂入室,得其真传,则世代延绵,自成一派。私淑者,属于间接传承。宗师有独到的学说、理论,并有著作传世,有社会影响。学者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或是多学科之通才,因敬仰某学派、某名家而钻研其学术,但限于时间、空间之阻隔,虽无亲授之缘,却往往触类旁通,有所发挥。

如易水学派,李东垣从学于易州张元素,重视脏腑病机,创脾胃内伤论;再传于罗天益、王好古。明代遥承易水学说者,有张介宾、赵献可等,其学术观点则从脾胃、肾命论元气,创命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大创新。

因此,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一方面可通过直接培养传承人,使独门秘技得以保存;另一方面,亦可通过间接的学术传承,既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也在传承过程中得以创新发展。这是数千年来中医学之生存与发展模式。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医教育开启了院校教育的大门。1885年浙江开设利济医院学堂,并创办“利济学堂报”;1916年丁甘仁、谢利恒等开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8年粤港中药商行联合开办广东中医专门学校;1930年京城名医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等开办北平国医学院。

当时的中医院校规模不大,由名医任教,仍保留部分中医学派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政府主导的中医院校成为中医教育的主体。开始统编教材、统一课程,中医教育走向规范、划一的模式。

近30年来,一方面是中医教育的层次提升、规模扩大,但是,在中西医结合的裹挟下,亦出现日趋严重的中医“西化”现象,中医高等教育质量备受质疑;另一方面,在院校教育的体制下,中医师承淡化,“原味中医”失落,更使许多中医专家忧心忡忡。

当规范化的中医院校教育走过了30多年,老一辈的中医名家已步入暮年,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呼声日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1年开始启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师承教育,既着眼于保存与发扬一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亦通过学经典、跟名医,得以个体化地培养中医后继人才。迄今已培养5批学术继承人。

在传承名医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得到业界与主管部门的重视。各地中医学者编撰出版了《新安医学精华丛书》、《岭南中医药名家》、《岭南中医药文库》、《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等系列专著。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了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共64家,启动政府主导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研究。要求对于各个地域、专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进行梳理和系统研究,培养后备传承人,推广流派的独特技术,研发新药,探索新形势下中医流派发展的新模式。这是中医流派研究的重要举措,亦体现了政府主管部门对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视。

从现代的中医师承教育到新形势下的中医流派研究,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医流派与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是中医独特的文化与学术现象。这是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是中医学术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土壤。其不可替代性已在院校教育的数十年间得到验证。

三、中医流派与学科、专科发展
中医专科的设置启始于唐宋年间,唐代设“太医署”,宋代的“太医局”设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禁科等九科。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最早的专科分化。是中国医学发展与专科管理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因此,从唐宋年间开始,已有中医专科著作问世,并逐渐形成专科理论与独特方技。任应秋教授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系统地阐述了中医临床专科的主要学说与学术源流,奠定了临床专科流派研究的基础。

21世纪伊始,中医的学科与专科建设备受重视。1986年教育部确定第一批重点学科时,中医学仅有6个学科入选。2001年教育部遴选第二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则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等12个中医学科以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每个学科布点1~4个,共12家院校的29个学科入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亦从2002年开始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各省、市、自治区均对属地高校重点学科进行扶持。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局级与省级重点学科分别得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资助,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重点学科建设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龙头,各级重点学科已驶入发展的高速路。

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亦与重点学科同期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2年实施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部分省市的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则略早于此,在1997年已启动。经过两轮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已覆盖了各级中医院与中医专科医院,在制定中医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推广专科特色疗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和中医药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卫生部从2011年启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遴选。通过三年的竞争,亦有一大批中医临床专科进入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行列。

现代的中医临床专科,是在古代分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专业分化。地域性中医流派在明清时期的蓬勃发展,亦带动了各临床专科的成长,使中医专科走出宫廷所设的太医局,真正进入民间,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专科的内容。因此,古代的专科流派亦是中医临床专科的雏形。而中医学科的源头,就是古代的中医学派或地域性流派。

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专科应该有清晰的思考:首先,是中医的专科,必须彰显中医的优势,用中医治病;其次,是临床专科,要有专科特色,即针对专科病种,有专科诊疗方法,在某些方面可以与西医对话、与世界接轨。

中医专科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经费的资助,更需要练内功,发展中医学术。中医专科、学科的带头人应该是中医的传承人,研究中医、运用中医、有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才能保存与发扬专科的中医优势。因此,仅有院校教育,从大学生到研究生,可以培养现代中医,并掌握现代专科诊疗技能。却可能在临床工作中逐渐“西化”,中医淡化。若在院校毕业后继续拜名中医为师,跟诊学习,领悟中医的真谛,成为中医流派的传承人,才是中医专科、学科需要的新一代带头人。

由此可见,中医学术流派是现代中医学科和专科的渊源,中医师承教育亦发源于学派与流派的传承与传播。这是中医研究与发展的源头之水。现代的中医院校教育、研究生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中医流派传承与师承教育。应该根据中医学的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特点,保护其生存环境,拓展其发展空间,把中医流派研究和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补充,纳入学科建设、专科建设的范畴,培养真正具有中医学特质与能力的后继人才。(参考文献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4-4-26 04:3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