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响针灸学术传承的关键因素分析 续

[复制链接]

85

主题

125

帖子

9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21: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于本态针灸
2.医家典籍对针灸薪火传承的影响

       针灸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医疗技术,针灸医家作为拥有专业知识、从事医技操作的主体,对针灸薪火的代代相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是那些技术精湛、学术上有创新思想的医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在古代印刷技术落后的情形下,加上古代医书与医学技术秘而不传的风气,口耳相传曾经是传播针灸知识的最初形式。针灸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师徒授受或家族承继的典型实例,这些民间私授的方式,曾经是针灸薪火传承的主要形式。
相传战国时期的扁鹊不但自己精于诊病,还十分重视培养弟子,在医疗实践中将医术传授给弟子,据说他的弟子有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同、子越、子游、子仪、子术、虢太子十人。在抢救虢太子尸厥症时,在其指导下,弟子子阳、子豹相互配合,采用“针刺”“药熨”“药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奇效。除扁鹊之外,早期的涪翁、华佗也教授了很多弟子。魏晋以后,还出现了一些知名的针灸世家,如南北朝时期的徐氏家族、宋明之际的席弘学派,等等。通过师徒授受与承继家学的传统传承方式,优秀的学术思想得以弘扬,有效的治疗经验得以继承,这是针灸学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今社会也日益意识到这种师承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启动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些均是对传统师徒授受形式的进一步发扬。
       历代医家编撰的著作也是传播针灸知识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印刷技术发展以后,著作的问世和传播对整个学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最早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始立针道,其又名《九针》《针经》;接着汉代出现了第一部针灸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魏晋皇甫谧编撰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及临床取穴的规范,统一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归经;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清以前内容最完备的针灸著作,也是明以来至今300多年来流传最广的针灸医著;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把针灸学知识编成歌诀,并附以注文和图,是清太医院的针灸学教材,对针灸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历代医家编撰的针灸著作层出不穷,这些医学著作的不断丰富成为针灸医学进步的阶梯。另外,古代医家、学者对针灸著作的注疏、校勘,也使人们对典籍的理解和阐发得以不断深入,使经典的科学内涵得以彰明,这也大大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对针灸经典的继承与弘扬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注家中尤以注释《黄帝内经》的注家最为重要,如隋唐时的杨上善、唐代王冰等。
正是有了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和传承,加上一部部著作的问世、流传,针灸学这一学科才得以不断发展,针灸经络、腧穴、治疗病症、刺灸法等内容才得以丰富和完善。

3.针灸图谱与模型的应用
       在针灸医学从古至今的传承过程中,针灸医师除了通过古典医籍学习经络腧穴理论外,还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载体来学习,如:明堂图、经络图和针灸铜人,等等。这些图谱和模型的出现,使针灸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较之其它医学,它的专业特色更为鲜明。其中,针灸铜人与模型作为经络腧穴理论高度形象化的载体,历来倍受重视。
      古代明堂图是指腧穴图,按照内容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身总穴图,一类是按照经脉分类的十四经穴图。唐代医家孙思邈所绘“三人明堂图”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彩色明堂图,孙氏的原图没有流传下来,但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不同传本的“三人明堂图”,后世各家“明堂”专书不断问世,明堂图也日益丰富,孙思邈这一绘图体例对于后世明堂图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脉图则是依照经脉循行路线绘制的十二经脉图或奇经八脉图,通常一条经脉循行绘制一幅图。历史上较有名的经脉图有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的十二经脉人形图、北宋杨介《存真环中图》中的十二经脉图、朱肱《活人书》经络图、金代《子午流注针经》与清代《医宗金鉴》等书附有的经脉图,其中《存真环中图》中的十二经脉图是现存经脉图中最早、最精致的一套,虽然原书已佚,但其被日本医籍《万安方》集录得以传世。针灸铜人是立体化的针灸穴位模型,指身上刻有经脉、穴位的人体铜像,是古代常用的针灸模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针灸铜人出现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7年),即宋代著名医家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第2年,他奉旨铸造针灸腧穴铜人模型,以便使该书记载的腧穴定位不再出现错误和混乱。针灸铜人以更直观、形象、准确的立体图像超越了一般书中所附平面腧穴图,也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定位的最好注解。在宋以后的针灸教育中,针灸铜人不但是老师讲授“人体腧穴”课上的直观教具,而且是学生考试“腧穴定位”时的标准答案。宋以后,相继出现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针灸铜人,如:“明正统铜人”“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等。针灸铜人对针灸医学的教育、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灸学发展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其它的针灸图谱和模型,图谱中包括丰富的针灸器具图、操作图、治疗图以及现代针灸教学、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针灸穴位挂图;模型中除了铜人之外,考古还发现汉代漆木人、陶人等,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古代针灸模型。此外,还有兽医腧穴模型,锡质、塑料质针灸模型,以及近现代结合声、光、电技术制作而成的针灸玻璃人、智能针灸穴位模型,等等。这些形式多样、融合科学与艺术元素的图谱和模型的广泛应用和流传,是针灸学术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独具特色的部分,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针灸知识财富。

4.西医传入后针灸学术的近代化嬗变
      自明末清初以来,不断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与西洋医学打破了中医针灸学长期以来封闭的自我发展格局,也为中国医家开创了重新省视、认知和发展传统针灸的新视角、新方法。在中西交会的中国近代化100余年历史中,针灸医学形态也发生了鲜明的转变,经历了交织着矛盾、彷徨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
明清时期,中西汇通医家参照西方医学,重新解读经络学说,导致经络理论由传统思辨研究转向实证式研究。这些医家采用血管解剖阐释经络实质,采用血液循环及呼吸换气解释经脉营卫运行实际过程,这是西方观念渗透、融汇于经络理论认识的开端,也是引发经络理论认识近现代转型的开始。
      民国时期,在西学对中国影响日益广泛深入的情形下,受西医逐渐上升为中国主流医学、日本针灸医学近代化以及新文化运动、科学化思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家从神经解剖的角度揭示经络实质及其作用机制,腧穴定位中增加了神经、血管等现代解剖内容,针刺作用被归纳为兴奋作用、制止作用、诱导作用,灸疗作用被归纳为诱导作用、直接作用、反射作用、免疫作用。另外,受日本学者影响,中国医家也从免疫、消炎、杀菌、强心、利尿等方面探讨针灸作用机制,针灸治疗病症按照西医器官系统分类,出现西医病名等等。所以,民国针灸著作中直接引入、融汇了很多西方医学、科学知识,针灸学不论学科内容、理论体系,还是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整个近代化进程,针灸学术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来自西方的文化观念、认知方法以及大量的科学、医学知识,对传统针灸学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刺激和影响。在中西医学不断交流、渗透、汇通的过程中,传统针灸医学逐渐形成了如今这种既秉承了传统精华,又糅合了众多西方医学、科学知识和观念的学术发展现状。
      针灸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艰苦磨砺,由理论体系的初步创建到学科内容的不断丰富,针灸学术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所指导的独特医疗技术也为广大民众的医疗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针灸医学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均与上述对其学术传承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息息相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4-4-20 01:34 , Processed in 0.1718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