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却对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严重过敏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一棘手问题,该如何解决?针刺麻醉为患者提供全新选择。
5月22日至25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联合针灸科,完成3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开创针刺麻醉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运用的先河。
今天上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造影室内,66岁的徐阿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以往不同,医生没给患者使用任何局部麻醉药物,而是将2根银针在手腕常规进针——腕部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上两个穴位。银针轻巧留在患者手前臂穴位上,针刺麻醉效果极好。半小时后,徐阿姨完成手术,“除了有一点酸胀感,其他都很好。”
首例针麻下冠状动脉造影术 堪称“激动又无奈的选择”
针刺麻醉×冠状动脉造影术,未曾尝试的创新,其实源于“无奈的选择。”
5月22日,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中心接诊一例患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对利多卡因严重过敏,常规麻醉无法开展,怎么办?
心内科主任樊民教授想到,祖国传统医学针灸或可发挥作用。在经与我国针麻专家、岳阳医院院长周嘉、针灸科主任李璟充分讨论病情后,决定大胆一试。
全球首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正式开启——
“这是一例无奈的选择。”樊民直言。当天晚6点,李璟主任消毒好患者皮肤,在左前臂穴位上轻柔、精准地将2根银针沿皮刺入、避开静脉;一旁的顾侃医生,熟练在针尾接上电针仪,予以电针持续刺激穴位。
患者情绪平稳,无任何不适。一声示意后,已做好充分准备的樊民团队在患者右手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成功完成“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整个手术患者始终无明显痛感,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术后也无不适。
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 针刺麻醉是如何做到的?
几根针、几个穴位就能起到麻醉的效果?
岳阳医院院长周嘉教授肯定表示,“我们完全可以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至今,周嘉带领团队已成功地进行百余例针刺复合麻醉下的心脏手术。
针刺麻醉在我国一度发展鼎盛。周嘉说,应用针刺麻醉没有年龄限制、性别限制、病种限制,且能节省20%到30%的医疗费用。目前,技术在开颅、开胸、开肺等外科手术中应用,同时可应用在胃镜、肠镜操作中。包括肺科医院、胸科医院、仁济医院、长海医院、东方医院等也在开展针刺麻醉手术尝试。
针刺麻醉是如何实现的?岳阳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璟说,针刺麻醉能发挥多层次、多靶点的双向调节效应,激发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多种内源性物质,并能有效降低和改善手术应激。
周嘉则补充,以前针刺麻醉主要靠单纯的针刺来完成,现在是针药复合麻醉,以针刺作为主要的麻醉手段,麻药作为辅助手段,只使用常规药量的20%至30%。至于冠状动脉造影术这样的简单手术,针刺麻醉下可实现完全不用药物麻醉。
针刺麻醉可节省两至三成费用 未来将制定标准规范推广
历经3例针麻下冠状动脉造影术,樊民既惊奇又惊喜,“最开始半信半疑、好奇、惊喜到震撼和折服的过程。针刺麻醉镇痛作用确切,同时具有镇静作用,患者主观感觉良好,看来今后完全可以作为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式之一。”
中医针灸是一张“中国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针刺麻醉研究成果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针刺麻醉优势显而易见。专家告诉记者,针药复合麻醉副作用少,患者不用插管,术中始终处于浅睡眠、自主呼吸的无痛状态,全身应激反应较小,机体抵抗力较强,患者的呼吸道无任何损伤。
周嘉透露,下阶段,岳阳医院将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刺麻醉研究所,同时申报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未来,岳阳医院还将针对针刺麻醉制定规范标准,以让针灸技术在麻醉领域得到更规范推广应用,“针对针刺麻醉原理的研究,非但把握了针刺麻醉的临床规律和作用原理,更能推动疼痛生理学的研究,由此凸显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