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针灸治疗病人招募中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 ~32.6%,男性为0.7%~16.1%[1]。偏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首次发病多于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偏头痛是脑卒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偏头痛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不稳定心绞痛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均高于无偏头痛者。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针对偏头痛开展了不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减轻疾病痛苦、减少疾病负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06年“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发表后,我国广大医生积极参加对偏头痛的防治工作,对偏头痛认识和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偏头痛的概念更加普及;偏头痛对健康的影响更受关注;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更多;加入了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首次准确地调查了全国各地偏头痛患者情况;成立中国国际头痛临床中心和30家全国头痛中心。 这一社会性疾病在诊疗上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多数偏头痛患者至今都无法得到恰当的治疗:偏头痛诊断的正确率不容乐观,只有65.2%的偏头痛患者曾被诊断过偏头痛;且急性治疗的满意度也差强人意,对治疗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尚不足1/3。 WHO将偏头痛列入针灸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国内外大量研究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疼痛》上的一份研究表示,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可有效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和加重。该项目采取单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形式,在国内5家医院的针灸科共招募140名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针灸加安慰剂)和对照组(假针加氟桂利嗪)。两组患者每周针灸治疗3次,每晚口服药物。结果显示,4周后,治疗组偏头痛的有效缓解率为59%,对照组为40%;治疗组疼痛天数平均下降4.1天,对照组平均下降1.9天。16周后,治疗组有效缓解率为56%,对照组为37%;治疗组疼痛天数平均下降4.1天,对照组平均下降2天。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的神经学专家汉斯-克里斯托弗·迪纳日前表示:“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针灸疗法在治疗偏头痛的症状上,和药物治疗一样有效。”在研究过程中,900多名偏头痛患者被随意分为3组,分别接受中国传统针灸疗法、假针灸疗法或者药物治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相似程度的改善。 偏头痛针灸治疗病人咨询电话: 021-64385700-3506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