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和治疗2014-08-18 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作者:江洪波 于建荣 431
0
编者按:世界卫生组织(WHO)8月15日警告,西非埃博拉疫情被低估,爆发的范围有可能比之前设想的要大得多。世界卫生组织同日公布的疫情通报显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4个国家报告了2 127个病例,其中1 145人死亡。 1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仍然知之甚少 埃博拉病毒因其在1976年首先在非洲国家扎伊尔的埃博拉河被发现而得名。埃博拉病毒属包括扎伊尔病毒(90%致死率)、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2007年末,乌干达爆发了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和意大利的实验室中,曾引起的猴子严重出血和死亡)和苏丹埃博拉病毒(50%致死率)。 马尔堡病毒属与埃博拉病毒属一样,同为负链RNA病毒家族——丝状病毒(Flaviviridae)的成员,可引起马尔堡出血热。不过,与埃博拉病毒不同的是,马尔堡病毒在抗原性上稳定并仅存在一个种类,而且其致死率与埃博拉病毒相比,相对较低。实验室条件下,丝状病毒可以感染猴、小鼠、豚鼠、仓鼠等脊椎动物,在人和非人灵长动物引起出急性的、致死的出血热,死亡率高达90%。至今,丝状病毒的自然疫源地、自然发病史和发病机制仍然尚不清楚。 2 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在当前集中暴发? 此前,埃博拉出血病通常零星暴发,往往由于注射针的消毒不充分而传播,因而这些零星暴发往往出现在非洲的卫生机构中。然而,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在当前集中暴发,仍有很多未明晰之处。 例如,要闻中世界卫生组织的发言人贾萨瑞维奇就指出,疫区“存在着还没有被确认的传播链”。事实上,这在此前的一些研究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线索,例如除了在人体中的感染外,2009年非洲的猪中曾出现了埃博拉病毒暴发,而牲畜则可以致死疾病传染给人[《科学》(Science, 2009,323 (5913):451)],对于这些传播途径,人类尚未完全掌握。 3 预防和治疗的局限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近期媒体有关实验性药物和疫苗的密集报道“制造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例如,英国葛兰素史克药厂生产的埃博拉病毒疫苗,最快也需9月才能展开临床试验,而美国NewLink基因公司开发的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也有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许可才能实施。 至今,诊断和隔离感染仍是限制爆发的主要方法,而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仍然处于研发状态,当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丝状病毒感染。从病毒学上看,埃博拉病毒的单条负链RNA本身无传染性,非聚腺苷酸化,各基因呈线性排列,但与嵌有糖蛋白的膜、包围病毒RNA的病毒衣壳一道,组成完整病毒颗粒后构成了可传染的病毒,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完成RNA转录和复制——含病毒核衣壳的内含体高度结构化后,病毒进行装配,在从宿主细胞出芽的同时,外膜获得脂蛋白外壳。 然而,至今为止尚没有被批准用于人类的埃博拉疫苗。而且,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造成了当前疫苗和药物研发局限的瓶颈。在已经进行过的疫苗研发中,纤丝病毒包膜糖蛋白(GP)是唯一已知在病毒体和被感染的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负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和融合,因而最受重视。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由两个可读框编码,通过转录和翻译连接后,发生糖蛋白的表达,不同埃博拉病毒株的纤丝病毒包膜糖蛋白(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是高度糖基化的并且含有N-连接的和O-连接的碳水化合物)氨基端和羧基端区域的保守性(大多数糖基化位点在GP的中央可变区),但是埃博拉病毒株包膜糖蛋白以若干种形式存在,埃博拉病毒的预防性研究目前仍处于困境中,安全和有效的纤丝病毒疫苗研发仍需较长的时间。在2003年,美国疫苗研究中心(VVRC)曾联合美国军队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MRIID)、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启动用于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的DNA疫苗临床试验,但至今未有任何一种疫苗获批。 在当前的治疗研究中,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仍然知之甚少,而且未有科学依据证明,标准的抗病毒疗法(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对埃博拉病毒有效。开发防止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和融合的新的抗病毒药,是相对较有前景的研究策略。 然而,由于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尚不完全明晰,因此高效的治疗药物开发,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目前只能采取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保持肾功能和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出血和休克,以赢得更多的时间产生天然免疫应答(在某些情况下,也输注恢复期血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