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指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中枢性眩晕,持续时间短,可随颈部位置复原而缓解。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痹症”“头痛”的范畴,病位属于督脉、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循行范围。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过度屈伸损伤,且在颈椎关节炎、颈椎椎间盘突出和头部创伤中常见,可能与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压迫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等有关,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还有一些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如眩晕、恶心、呕吐等。
中医学称脑为“清阳之府”,头为“精明之府”,头为手足阳经之会。颈性眩晕可由于素体阳盛、肝阳上亢而引起,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或先天不足,老年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至髓海空虚,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脾胃虚弱,清阳不振,脑失所养而眩,即“无虚不作眩”;或颈部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经络疲阻,即“无疲不作眩”。
临床表现
(1)颈性眩晕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即当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到某一位置时突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故又称位置性眩晕。起病较突然,常于晨起或午休后起床或转头时突然出现眩晕。多发于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异,血压基本正常。
(2)头痛多为后枕痛或偏头痛,性质可为隐痛、跳痛或放射痛。
(3)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及眼球震颤。
(4)脑干症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度偏瘫和对侧颅神经症状,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声音嘶哑、眼肌麻痹、视物不清、复视、颈部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等。
(5)由于颈性眩晕的诊断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临床中建议先去正规医院进行脑部、眼部、耳部、心源性、血管性、引起血压变化性病变及既往颈部外伤史等疾病的排除。
中医治疗
1.门诊治疗颈性眩晕一经诊断并且得到合理治疗后,其症状可以减轻,从而改善患者的功能。
临床上中医结合理疗对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温针灸、腹针、旋转复位手法、艾灸、穴位注射配合牵引、脑循环治疗仪等。其主要机制是改善局部微循环,扩张血管,解除椎动脉痉挛,加速炎症代谢产物排出和水肿的吸收与消散,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根据临床经验,建议颈性眩晕患者接受专业治疗,以减少因肌肉痉挛和扳机点引起的颈部感受器的易激性,并同时进行平衡训练,以改善平衡维持过程活动。
2.自我养生保健
在颈性眩晕的缓解期,进行有效适当的自我保健对于缓解眩晕症状、重新获得前庭功能平衡非常有必要。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1)针灸穴位简介:
1)头部—百会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功效:息风醒脑、升阳固脱。
2)颈部—风池
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关窍。
3)腿部—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外侧,膝盖外侧的凹陷中下3寸,胫骨边缘。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4)腿部—悬钟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躁尖上3寸,腓骨前缘。
功效:平肝息风、疏肝益肾。
5)足底—涌泉
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功效: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息风。
(2)穴位按摩:百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经常按揉可以提升人体的阳气,对清阳不升体质的老人可以醒脑明目;每日按揉颈部风池5分钟,此穴位于人体颞动脉处,椎动脉最易受压处,关系着颈动脉供血,按摩后可以直达病所,缓解头晕症状;每日早晚各按揉足三里5分钟,常按此穴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机免疫,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每日按揉悬钟10分钟,悬钟穴与人体大脑有重要联系,常按揉此穴可以有效缓解头晕和颈项强痛;涌泉是全身愉穴的最下部,肾经之首穴。按摩涌泉可以提升肾气,促进血液、淋巴的体内循环,调整人体代谢。
(3)刮痧疗法:刮痧疗法具有活血祛疲、通络止痛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活血化疲,舒缓紧张或痉挛的肌肉,解除疼痛。
下面介绍一个刮痧疗法的处方,自我治疗,效果甚佳。
刮痧处方:
一组为风池、肩井、天柱、天宗、大抒、膈俞、肾俞、大椎
二组为曲池、列缺、合谷。用刮痧法,先刮一组穴,再刮二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手法力度适中,操作范围较广泛。
本文选自《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之《常见脊柱病的针灸推拿预防和护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