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中国针灸
整合针灸是治疗抑郁障碍难点的关键 符文彬☆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抑郁障碍是世界第一位的精神心理疾患,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1996年WHO公布的“针灸治疗有效疾病目录”和2016年美国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都确认了针灸抗抑郁的疗效。我们自2000年开始关注此病,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出“疏肝调神”针灸理论,治疗本病获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团队既往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疏肝调神”理论为指导的整合针灸治疗方案可改善抑郁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缓解抑郁相关的失眠、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等症状;基础研究提示针刺抗抑郁效应可能与针刺调节腺苷环化酶(AC)-环磷腺苷(cAMP)-蛋白激酶(PK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保护海马和前额叶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超微结构、保持突触形态与功能、增加突触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转运有关。现将抑郁障碍临床治疗思路概述如下。 1 治疗抑郁障碍,重在“疏肝调神” 抑郁相关病症属中医“郁证”范畴。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肝,兼及心、脾、肾等,出现精神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失眠等症。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导致神明不能内守,则出现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胁憋闷胀痛、睡眠障碍、慢性躯体疼痛等症。 “疏肝调神”理论是以“从肝论治,调气为先”为治疗原则,选取肝经或与肝经相关的穴位及督脉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特色针灸理论。因肝处于中焦,主疏泄,喜条达,其气舒畅发泄,能上通下达,旁调中州,为三焦诸脏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正如《读医随笔》云:“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针灸治疗本病亦如此,肝之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肝之泄,可使气散而不郁,所谓善于调肝才能随手见功,应针取效。临床常用穴位有:四关(合谷、太冲)、百会、印堂、水沟、肝俞、心俞、厥阴俞、魄户、神堂、、魂门、志室、神门、内关、大敦、行间、章门、期门等。此外,还应注意到不同人群的抑郁伴随症状和共病抑郁障碍,如焦虑、强迫、失眠、消化道症状、帕金森病抑郁、卒中后抑郁、产后抑郁、围绝经期抑郁等都有各自独特的病机病症特点,治疗中应在“疏肝调神”的总则指导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注意疾病的预防,对阈下抑郁的早期干预 阈下抑郁是未及抑郁诊断标准的亚临床状态,介于无症状与抑郁状态两极之间,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心理功能有严重的影响,发病率相对临床抑郁高,且增加了个体发展为临床抑郁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仅青年阈下抑郁发病率就达22.9%,因而引起学术界对阈下抑郁的关注。针对阈下抑郁的致病因素,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的优势,应用“疏肝调神”理论,制定情志调节、经络导引和针灸等综合预防方案。 3 针对抑郁障碍难点,采用“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模式 研究显示近30%的抑郁患者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全,称为难治性抑郁。目前的研究也显示该类患者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致病机制。在临床上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疑难性、严重性的不同,单一的针灸治疗手段,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因此,我们应该遵循“整合针灸学”的思路,采用“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模式。根据病症不同时期、病情轻重、疾病缓急等选择适宜的技术整合,必要时与其他学科融合,如配合药物、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对于解决疾病难点、巩固疗效、预防反复发作等形成一系列诊疗方案,从而获得更为稳定和持久的临床疗效。 针灸以其特有的作用方式,在治疗抑郁症以及抑郁相关的疾病方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其安全性、耐受度及病人的接受度都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既往的研究重在症状的改善和软指标的评价,缺乏客观、前瞻的指标,未来的研究应该重视抑郁相关病症,如抑郁相关失眠、阈下抑郁、抑郁症药物治疗存在的残留症状、抗抑郁药起效的延迟效应及抑郁合病等,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提高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8年第七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