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针刺治疗偏头痛RCT试验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107

帖子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21: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团队前段时间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 (IF=14)一篇题为The Long-term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针刺预防偏头痛的长期效应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在第68期针灸读书会上学习讨论了此篇论文。
这篇文献主要是对偏头痛患者做了一项针灸的临床随机实验。试验分为3个组,针刺组、假针组以及空白对照组。
其中针刺组给予4周的针刺加电针治疗,针刺要求得气感,针刺穴位有4个,其中风池和率谷是固定的,其余两个根据患者情况在外关,阳陵泉,昆仑,合谷,内庭、太冲,后溪和丘墟中选取两个。假针组选非经非穴加电针,不要求得气感,两组操作均为每周5天,持续4周,共20个疗程。治疗4周,随访20周。空白对照组部进行治疗,但承诺在实验结束后免费提供20个疗程的针灸治疗作为补偿。该试验得出了显著的针刺疗效,针刺与假针刺相对比偏头痛发作频率有更大程度的下降。

此实验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1.其随访时间较长,样本量大,且为预防性实验。能做到这点,并且脱落率较低是成功的前提。
2.试验设置了安慰组对照,排除针刺心里安慰效应,可收到国外评审专家认可。且考虑较为全面,记录较为详细。
3.选穴过程中,打破了常规的选穴方式,采用穴位个数固定,且有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
4.指标集中,有针对性,指标的选取很好,由于偏头痛是一个发作性的疾病,所以选择了其发作频率的差值作为主要指标,解决了基线可能不平的因素。
5.质控严格,准备工作充分,使得试验更为顺利,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6.讨论中做了同行(德国前期在JAMA上发表了一篇类似试验的阴性结果)之间的比较,并分析了原因。
7.对操作人员有明确的要求,降低了差异率。
偏头痛的治疗在现今的治疗措施中并没有得到很满意的解决。偏头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造成很大影响,然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服药又有诸多副作用,所以研究针灸对它的治疗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现今针灸的临床实验存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安慰效应的排除。我们无法对操作者实行盲法,因此很多对于此文的评论中也提出了这一点。现多采用试验后询问的方法,来进行再调查,或者提出一个预期效果进行实验后的对比,但是患者的感觉差异和医生的无意暗示未能完全避免,实验结果也发现假针组频率也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而且得气感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其优点我们可以学以致用,而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5-7-5 23:56 , Processed in 0.1875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