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36]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近期以来,医院“挂号难”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全面排查医院内部管理漏洞,有针对性的调整诊疗服务流程,完善全链条制度规范。
春节后“挂号紧张”是真的么?
——重点医院知名专家仍一号难求
今年1月下旬,一段“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事人称号贩子将300元的挂号炒到4500元,持续引发舆论聚焦。
春节过后,相关话题持续发酵。有媒体报道称:春节后一上班,号贩子便又“开工”了。针对部分医院号贩子“死灰复燃”的现象,记者到多家医院进行实地探访,并成功从号贩子手里挂到了号。
对此,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调研发现,春节后‘挂号紧张’主要在部分优质医疗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区、重点医院存在。”
这名负责人进一步分析称,这些医院知名专家的号源数量有限,虽通过增加出诊次数、延长出诊时间等措施,但仍存在一号难求的问题。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为缓解“挂号难”现象,官方和医院层面近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北京警方多次出动抓获百余“号贩子”;再如,北京市同仁医院对非急诊初诊患者普通号不限号,等等。
近年来“挂号难”走向如何?
——北上广大型医院“挂号紧张”问题正逐步缓解
近年来,“挂号难”现象为何如此严重?上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的负责人分析称,2011年,全国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22亿次,2015年则增至30余亿次,年均增长率达8.7%。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2年增幅最高,为12.5%。2012年以后,年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就北上广而言,2011年-2013年,北京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上海、广州低于全国水平;201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水平。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门诊诊疗量环比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负责人指出,这说明其他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区域间分级诊疗逐步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大型医院人满为患、“挂号紧张”的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下一步怎么办?
——将全面排查医院内部管理漏洞,完善分级诊疗模式
上述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采取以下措施,维护群众公平就医秩序。
一是推广有效做法,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指导各地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全面排查医院内部管理漏洞,有针对性的调整诊疗服务流程,完善全链条制度规范,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严格执行挂号实名制,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改善门诊医疗秩序。
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电话、手机APP等开展预约诊疗,大力推进复诊预约、诊间预约和转诊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将患者预约服务与患者诊疗信息等有效结合。
三是加强区域联动,引导患者科学就医。全面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将医院号源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以医疗联合体为平台,通过远程会诊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引导患者科学合理就医,实现绝大多数患者在当地就诊,对于少数省域内不能诊疗的疑难危重患者,实行体系内转诊至区域医疗中心,确保患者公平就医。
四是持续深化医改,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扩大优质资源整体供给比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就医秩序。
(原标题:国家卫计委谈挂号难:将全面排查医院内部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