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馆员谈文化自信】严世芸:以文化驱动,实现中医更大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22: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enniferZhan 于 2017-12-10 22:12 编辑

转载自:上海文史馆
口述:严世芸   撰写:刘逸华


严世芸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严世芸,浙江宁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海派中医严苍山学术流派基地负责人。


前,中医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作为一名中医从业人员,对党的十九大如此重视中医药事业感到十分振奋,这与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中西医并重”一脉相承,中医药发展赶上了最好的时机,大有可为。当前,中医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严世芸馆员(中)与裘沛然(左)、哈荔田(右)      

    中医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但在近代,中医如同我国国运,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也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无情压制。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对中医发展给予重视。尤其是1954年,毛泽东同志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拯救了中医。之后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使我国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同时期的西医在我国的发展相比,中医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

    让我们倍感鼓舞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医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个论述,是真正有深度的讲法,不仅仅是从科技上,而是从文化上切入来看待中医。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这些都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严世芸馆员(右四)受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我感触尤其深的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中医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医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这从几个“提高”可以看出:

    ——中医在海外的法律地位提高了。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医走出国门。但总体而言,当时世界上对中医的接受度仍然较低。而近年来,部分国家已经采取各种形式将中医药纳入国家管理框架,中医药立法环境不断改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近5年来,已有183个国家(占全世界国家总数80%以上)设立了中医执业证书,其中70个国家为中医立法。虽然这种立法,并非都将中医放在与西医同样的层次上,但是从“不立法”到“立法”,就是巨大的进步。现在,在20多个国家,中医与西医享有同等地位,并且这样的国家数量在不断扩大。

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美国佐治亚瑞金斯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成立,右为严世芸馆员。

    ——中医在海外的合作层面提高了。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合作已经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主流,其中不少还是国家层面上予以推动的。2015年6月,“中国—捷克中医中心”落成,这是中东欧地区首家由政府支持的中医中心,意义非同一般。揭牌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捷克副总理别洛布拉代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都出席了仪式。捷克中医中心在当地非常受欢迎,预约已经排到了半年后。

       2016年4月,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在迪拜设立了中医机构,该项目得到了迪拜政府的支持,标志着中医药合作开始步入阿拉伯主流社会。      

    ——中医在海外的受众层次提高了。在世界各地,不仅中医治疗、康复、养生的机构越来越多,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医的受众也越来越高端。刚才说到的在迪拜开设的中医机构,迪拜的皇族们就纷至沓来。不少国家的政要、名流等也都青睐中医。例如美国有个著名电视主持人考斯皮(音),因前列腺肥大就诊西医,但效果不明显, PAS增高。考斯皮转而求诊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当地开诊所的中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PAS就降下来了。考斯皮因此对中医非常信服,还请医生上节目,他本人在节目里接受针灸治疗,现身说法地宣传中医的疗效。

       ——世界各国对中医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我们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泰国华侨大学合作开办中医学本科专业,深受欢迎,十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好。现在与新西兰等国也在合作办学。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医在海外收获了美誉度,海外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化自信,要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提到要“中西医并重”,但实事求是讲,目前中医的发展,离“并重”的预期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医的教育水准、社会影响、发展规模等等都还未达到与西医并重的状态。作为中医从业人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之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认为,应以文化驱动,实现中医更大的发展,达到与西医并肩发展的理想状态。

    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是中医发展强大的、不竭的思想源泉。文化无所不在,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国家精神、一种价值取向,一种驱动力。经济、社会、科学的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要素。

严世芸馆员与老师张伯臾(中)

    中国文化完全有理由自信,这不是盲目的,回看历史我们就能知道。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中国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都位于世界前列。我看到过一个报道,说在宋朝,中国GDP是全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到了金代还占六分之一。这是在经济上。我们的文化当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当时有这样的先进地位,有其自身特殊的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2004年,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馆

    如何做到文化自信呢?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显示出文化自信呢?我认为,每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一定是要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的基础上的,在这点上,我们要进行反思。前一阶段,中国文化在全民教育中淡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的损失。中华民族真正的振兴,经济之外,就是文化。伟大复兴在哪里?复兴在经济,也复兴在文化。文化不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无从谈起。


“固守、开放、兼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有个显著特点,即“固守”,固守自己的阵地。这有利有弊,缺点是闭关自守,自成体系,外面的东西不要进来。我认为真正好的中国文化,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特点:“固守、开放、兼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中国文化真正要走向世界,要去吸取国外的先进文化,首先要有中国的文化自信,否则这个拿来主义就是瞎拿。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再去看待国外优秀文化,加以吸取,来发展自己。

    ——固守: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实、做强、做大中医药事业。

严世芸馆员授课

    以中医高等教育为例,我认为,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高等教育,照搬西医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严世芸馆员临床带教

    现在我们都知道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当年创办中医高等教育的时候,却把中国文化剔除出去,不讲中国文化的,就把中医当作一门自然科学来看待,只保留了一门《医古文》,因为中医要看古书,让你能够看懂古书就可以了,而不谈文化,不谈中国传统的哲学、人文。就中医论中医,没有从文化的视角去把握中医。

200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前排右三为严世芸馆员。

    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后,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当时我已经退休,学校聘请我担任中心主任。我们对中医文化进行了系统整理,对中医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医高等教育上,要进行中国传统的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我们这个报告打到国家中医管理局,国家中医管理局对此很感兴趣,发文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保持中医特色,倘若去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就不是中医了,反而让人看不起。一样东西在国际上存在,要有特色,才能有国际存在价值。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要掌握中国文化,然后才能建立起自信。你对文化还不了解,如何自信?这叫瞎自信。我前阶段在研究关于中医高等教育的制度改革,上海的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传承、中医流派都走在全国前列。我觉得中医高等教育必须以文化为引领,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医高等教育体系。

与伦敦都市大学合作,右二为严世芸馆员

    ——开放:一方面是加大走出去的步伐。近年来,我国与不少世界著名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医孔子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耶鲁大学等多所名校先后合作成立了中医机构。现在这种对外交流合作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很多国家、很多机构都纷纷来华寻求中医合作,我们要趁势而上,不断扩大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请进来。现在来我国的留学生中,学中医的留学生比重是最大的;而在学中医的留学生中,上海中医大又是最多的,有一千多名,占全校学生的16%。这其中有多种因素,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中医有效,二是传统文化吸引人,三是“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好。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学习中医、了解中医,并将中国文化、包括中医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兼容:“中西医并重”就是体现了兼容。中医并非固步自封,唯我独尊,而是要海纳百川,吸收西医好的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对我们中国来说,西医,我们是“跟”;而中医,我们一出手就是“原创”。对于中、西医的争议一直都有,我认为,中西医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存在,就要“并重”,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并重”不等于“结合”,中西医是两套体系,结合未必会产生最好的效果,而并重,就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这个提法非常科学、准确。

严世芸馆员手书自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5-1-28 12:0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