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之炎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这几年,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几个特征:
(1)怪态:挤眉眨眼,张嘴伸颈,耸肩摇头;
(2)秽语:喉中不自主发出“哈”、“嗯”等异常声音,似清嗓音或干咳声,粗言秽语多,重者打人、自伤等;
(3)抽动:颈部、面部肌肉以及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
(4)部分患儿伴有多动症状。
病初,不少家长和医生往往忽略了,误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五官科,延误了病情;有的家长认为眨眼、张嘴等动作只是“坏习惯”,待孩子长大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结果错失了治疗良机;还有的家长或医生把这种抽动症和“小儿多动症”混为一谈。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综合征、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也较常见。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冲动,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没有怪态、秽语、抽动等表现,还是能够区别的。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晰,而中医认为此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环境污染、教育不当、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因即中医所说“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归属于中医的“慢惊风”、“抽搐”等范畴。
部分孩子首诊经过西医的精神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才求助于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重视辨证施治。患儿面赤、急躁、好怒,属于肝火上炎;不停眨眼、抽动属于中医“风动”的范畴,所以在治疗上应当以平肝熄风为主。常用的方药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等。此外,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营卫气虚,一旦运化失司,营卫不和,可生湿生痰,痰阻经络、蒙清窍,抽动症诸症可见,故在用药上辅以运脾化湿化痰,如温胆汤加减方等。中医在治疗上有很多办法,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除了应用中医中药外,还可配合心理指导。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患儿明显减轻症状,部分患儿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