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2015蓝皮书发布来源: 中康医学 2015-8-12 2014-2015年随着医疗政策持续出台,医生群体从职业发展方向到执业方式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新的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公立医院事业编制、体制内医生创办“医生集团”……随着医改的推进与逐步深化,执业医师赖以生存的执业环境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机遇何在?挑战何在? 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从医生视角,深入分析各层级医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扰、转型的压力、需要的资源。问卷搜集数据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综合分析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中国执业医师目前面临巨大执业压力 调研数据显示超九成医生一致认为:医疗属于高风险行业,医生属于高风险群体。医生显示出对当前医疗制度法规、仲裁机制的低信任度和低期望值。如何使中国的执业医师有尊严、有安全感、有信心,有保障,以及如何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改面临的最大挑战。 2.中国医师对医术的关注远高于对患者的关注 本次调研反映出医生不断提高执业能力的意愿,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执业行为的合规性,注重为患者提供符合病情的诊疗方案,但是在执业过程中主动参与多学科合作、主动获取第二诊疗意见者所占比例较低。 医师是诊疗方案的主要决策者,同时也是医疗服务的推动者与医疗关系的缔造者,医师真正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医疗服务,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必要的尊重与关注,才能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获得患者的口碑和社会的尊重。 3.“重科研、轻患者”是医生职业发展的一道屏障 本次调研相关数据反映出各层级医师普遍关注“科研水平及科研成果”,而对树立医生形象、管理患者口碑则表现出较低热情。借鉴国外知名医疗机构成功经验,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通过管理患者口碑使医院拥有良好的声誉,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医院技术水平才会持续提升。由此可见“医生技术”、“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4.“互联网+”时代医生的角色定位 透过本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医师对于目前移动医疗产品的价值认定和功能需求与医生职称有着密切联系。医师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是“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生提供问诊可分流医疗机构门诊并建立医患沟通的新渠道,及时沟通又能够满足患者反馈治疗效果并得到更多支持,移动医疗产品服务都可能围绕着这一核心需求而不断完善。 从执业医师生存状况看中国医疗未来发展方向 2015年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状态调研活动,我们更多的将目光关注于医生自身素质、能力、技术,以及围绕“医疗服务”核心品质的各项评价指标。国家继续推进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将促进医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医师在获得执业支持的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面临体制内外带来的各种压力和困惑。面对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局面,信任重构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政策对医师执业行为与职业发展方式的影响,通过数据精准分析为决策提供切实依据。 (原文标题: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2015蓝皮书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