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兵,张维波
文源:《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第十一期 1 “三阴三阳”躯体分域
《内经》对人体区域有过这样一段描述:“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腨……凡此十二变者……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躯体整体前、中、后、外、上、下不同的位置区域,其气也随位域不同而异,这即是恒常规律。比如自然站立姿势时,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前面区域的气是一致的,均属“气前”。这个规律,我们可称之为“气位相关”。
“气位相关”理论与“三阴三阳”的来源有密切关联。《素问·阴阳离合论》在论述“三阴三阳”概念时指出:“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对此段文字,薛振斌、余滨等、张维波等均有详细考证,其一致的观点是:①“三阴三阳”是对人体空间区域的划分;②躯体之表与四肢外侧为阳,躯体之里与四肢内侧为阴;③经脉的命名与“三阴三阳”区域划分有关。
清代医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专撰3篇论述“三阴三阳名义”,其提到:“三阴三阳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气血之殊性以取义也”“以天地四方之象,起三阴三阳之名,因即以其名加之六气,因即以其名加之人身,此不过借以分析气与处各有所属……以人身前、后、两侧之表里,分三阴三阳者,是固常说,熟于人口者也”。周氏此处的观点呼应了前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位相关”理论,认为“三阴三阳”概念表达的是人身前、后、两侧的表里部位分列。
头部三阴三阳空间区域的划分与躯干部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特殊性。其横断面视图的姿势,并不像躯干部的自然直立,而是头部需保持抬仰姿势,眼睛直上,然后进行区域划分。如此,头面正上表面仅有三阳的分域(图3),而头部立体横断面(仰头横断面,相当于正位冠状面)三阴三阳空间划分同躯干部(图4)。建构此划分示意图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灵枢·经筋》之言“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论“邪气之中人……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以及阳经上行头面(头面为诸阳之会)等。
“三阴三阳”在四肢部也有立体区域的粗略划分,而不仅是在四肢表面的排列分布。根据前文所述及明代沈子禄、徐师曾所著《经络全书》中“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并居于前;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故并居于后;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并居于中。在手为手经,在足为足经。虽若不齐,而实则一贯”的明确阐释,四肢三阴三阳空间区域划分示意(见图5)。需要说明的是,与躯干部相比,上下肢横断面示意图更像是半椭圆形,手、足情况较复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体规律。
2 躯体分域的针灸效应
根据前面的论述,若将左、右肢并拢合在一起,其与躯干空间区域划分对比(如图6)。由图可直观看出:①人体直立仰头(面部朝向正上方)姿势下,左右双肢合并一起,在全躯任一水平面的横断面,三阴三阳空间区域划分都是保持一致的。②人体部位符合“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的“气位相关”理论。③就三阴三阳来说,躯体分化即是双肢,双肢并拢即是躯体。
那么,躯体同一纵向立体分域,根据其气的一致性,与“同气相求”原理,是可以相互反映疾病(王冰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位相关”之论注曰:“气变,乃生病象”)及相互产生治疗效果的。比如,针灸类方法刺激上肢阳明立体区域,在全躯体阳明区均可产生“同气共感”的治疗效应;刺激下肢三阴立体区域,在头躯内部可产生对应针灸效应。躯体分域针灸刺激及其效应有如下逻辑链关系:躯体同位(人体前中后及内外同一分域)-同气(分属三阴三阳同一气)-刺激之互相产生针灸效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气位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根据上述双肢内侧面相向并拢即与躯干“同气”的特点,针灸类方法刺激四肢某立体区域,即可在躯干部相应位置产生调治效应。很多腧穴治病的实践基础可以“旁证”这一观点。
比如,内关与外关这一对腧穴(图7a),分别位于上肢内侧与外侧的正中,而内关可以治疗躯干之中、里的大多病症,如元代窦默《窦太师针经》谓其“治腹内一切疼痛”,《针方六集》言其“主心腹一切痛苦”;外关则可以治疗头躯之外、侧的大多病症,如耳病、偏头痛、胁肋痛等。而经实践诠释验证,上肢内侧与外侧的正中区域任一位置,均有着与内关及外关类似的治疗效应。
再如,阴陵泉与阳陵泉(图7b),分别位于小腿上方内、外侧,《灵枢·九针十二原》对其功用描述为:“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这也是一种四肢之于躯干的部位刺激效应关系,即肢内对应头躯内,肢外对应头躯外。至于两穴均主治“疾高”之病,与二者均位于小腿较高位置有关,这即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位相关”中提到的“气高则高”,此是后话。
又如,列缺与后溪(图7c),上肢并拢后,列缺正位于对应躯干前正中线位置,而其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恰好可以调理躯体前正中线疾患;后溪位于对应躯干后正中线位置,而其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恰好可以调理躯体后正中线尤其是脊柱疾患。同时,笔者研究发现,位于前臂桡侧缘的诸奇穴均可治疗任脉(躯干前正中)疾病,位于第5掌骨及尺骨尺侧缘的奇穴均可治疗督脉(躯干后正中)疾病,如“董氏奇穴”腕顺一、二穴等可有效调理脊柱病患。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四肢刺激效应头躯规律的代表性实践案例,而这些腧穴(及同位域纵向延伸刺激点)主治特性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董氏奇穴”诸多穴用主治、高氏“腰痛1~5穴”应用法则等,均符合这一规律。本文的探讨侧重在理论建构,希冀更多临床医家在针灸实践中加以验证,并提出指教与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在针灸实践视域下,我们可以认为,四肢是由躯干分化而来的,是躯干的“分形”结构,这可能与高等动物四肢发育的胚胎学、生物进化理论及分子生物学基础有关系。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将内侧面相向并拢的上、下双肢(或手足)取“象”于人体头躯,而采用区域对应的思路进行针灸刺激,而达到部位呼应的治疗效应。
另外,上、下肢除了有头躯对应的共性规律外,还存在其各自的个性特点。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高则高,气下则下”的“气位相关”理论,以及《灵枢·经脉》所述手、足经脉循行联系,还有《内经》其他记载来看,上肢、下肢的内侧面分别与躯干内胸腔、腹腔脏器关联相对更为密切。
前文均是基于四肢刺激之于头躯纵向效应的分析,而头躯部的外部针灸刺激多可以影响其对应的内部组织器官,即径向表里效应,俞募穴的实践即是例证。同时,刺激任何部位或组织结构,均可发挥其局部治疗的基本效应,即近治效应。
3 “三阴三阳”分域与经络的关系
古人通过对躯体前、中、后、外的观察与体验,以“三阴三阳”区分的概念,将人体分成了左右对称的6个纵向立体区域。相应立体区域内包含的所有人体组织结构(包括皮、肉、脉、筋、骨),均与所在分域有关,均能引起对应立体区域组织、器官的调治效应。
首先,经脉与络脉因其循行于相应立体区域而得名。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即言:“三阴三阳以人身之部位而定名也,不昭昭乎?部位既定,由是经络血气之行于太阳之部者,命曰太阳经;行于少阳、阳明之部者,命曰少阳、阳明经;行于三阴之部者,命曰太阴、少阴、厥阴经……经络之三阴三阳,以其所行之部分表里言之也。”皮部、经筋等的命名也与此相关。
其次,古人在“气血”思维的影响下,基于对“脉动”现象的朴素观察,把“脉”的意义从躯体“三阴三阳”分域中突出出来,并将“经脉”作为躯体纵向联通效应的主要表达形式。中医以“气”为主导的观念与强大基因,使针灸刺激的诸多规律,如三阴三阳立体区域内非经脉循行处的纵向效应、五体刺激对五脏的反作用效应等,均被忽视,而使得既有针灸理论体系对人体刺激的效应规律揭示并不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