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讀書筆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09:5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笔记
——学习陆氏针灸论著心得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陆瘦燕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快3年了,很荣幸,我能成为工作室的成员,跟随陆李还老师学习。近3年来,除了日常的门诊跟师学习外,在业余时间,我经常翻看陆氏针灸的论著,如《陆瘦燕 朱汝功针灸带教录》、《陆瘦燕 朱汝功针灸医案选》等。每次学习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对两位老师产生无尽的尊敬和敬佩,尊敬他们对祖国针灸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敬佩他们高超的医术和医德,为他们的坎坷人生唏嘘不已……
陆瘦燕老师从青年时代继承父业,悉心攻读中医学,精通经络学说和针灸学的系统理论,在针灸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学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立异,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流派风格。朱汝功老师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陆氏针灸流派的共创人。在数十年的针灸生涯中,他们在学术上有相同的见地,亦各有特色。现大致归纳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一,陆氏针灸重视经络,认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在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中,一直起着指导作用。如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所以,《灵枢·经别篇》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明代马元台亦曰:“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经脉的走向,在针灸补泻方面十分重要,在施用“迎随法”时,必须首先审察经脉顺逆循行的方向,才能下针施术。在临床上治疗肺热咳嗽患者,针刺列缺穴时,我采用向上斜刺、逆着肺经循行方向的方法进针,往往疗效更佳。
十二经脉相互连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十二正经即是气血循环的主要通路,故此必须按其顺逆方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通的整体,气血才能依次流行。另一方面,十二正经除了顺逆相接以外,手足同名的三阴经、三阳经也是相互衔接的。因此,十二经脉若将其压缩来看,实际就是六经。这种关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影响。例如心肾之气必须相交,就是手足少阴相连的关系;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即是因为手足太阴相接的特点;包络相火之所以寄附于肝胆,即是手足厥阴通连之故。
《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营气在经脉之内流行,起着内溉脏腑,外濡四末的作用。正常的人体,一昼夜间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百一十丈,营气就五十次循环于全身。营气的循环还有一定的径路和盛衰的时刻。寅时出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卯时入手阳明大肠经,辰时入足阳明胃经,这样一时一经,十二地支时辰配属十二经脉,到次日丑时注入足厥阴肝经,复出肺经。这种一时一经气血盛衰的配合方法,称谓“纳支法”,是子午流注法的基础。在治疗咳嗽患者时,患者经常告诉我,夜半咳甚,受到纳支法的启发,我除了选用肺经的穴位外,适当配伍肝、胆经的穴位,取得不错的疗效。
二,陆氏针灸对腧穴名称意义的研究和全面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获益匪浅。
古人命名腧穴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有一定依据的。陆老把古人命名腧穴的方法归纳为:1,比拟法:(1),用水流现象来类比:①将经气所入处的穴位命名为海、泽:尺泽、小海等。②将经气深聚处的穴位命名渊、泉:太渊、水泉等。③经气通过比较狭窄处的腧穴命名为沟、渎:支沟、中渎等。④经气通过比较表浅处的腧穴名为池、渚:阳池、中渚等。(2),又用人事来类比:①“市”或“府”代表经气聚集处:风市、中府等。②“道”、“里”代表经气经过之处:灵道、通里等。③“室”、“舍”比喻经气留住的处所:意舍、志室等。④“门”、“户”比喻经气出入之处:魂门、魄户等。⑤经气流注重要的地方作“关”、“梁”:关门、梁门等。⑥经气留住而深居之穴位,称为“堂”、“阙”:神堂、巨阙等。(3),用象征腧穴所在处骨肉起陷来类比:凡隆起的比作山、陵、丘、墟,低陷的比作溪、谷,腧穴位置在上的比喻为天,位置在下的比喻为地。此外还有:2,象形法:伏兔、攒竹等;3,会意法:商阳、日月等;4,写实法:肩髃、睛明等。
腧穴命名的依据有:1,以经络学说为依据(1)根据经气流行的现象来命名,(2)根据经脉循行和交会的特点来命名。例如三阴交,因此穴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交会之处,故以此为名;肾经的肓俞穴,系指肾经之脉由此循行深入到肓膜中去的意思。2,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1)根据阴阳学说来命名:人体的部位,内为阴,外为阳;腹为阴,背为阳;足为阴,手为阳……如:阴交、至阳、阴陵泉等。(2)根据五行学说来命名:如商阳、少商、侠白、公孙等。3,以脏腑气血学说为依据(1)根据脏腑来命名:五脏六腑在人体内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影响,必和其他器官、精神活动、环境变化等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筋缩在第九椎节下间,旁为肝俞,肝主筋,肝病则筋肉挛缩,此穴和肝气相通,故名“筋缩”。(2)根据气血来命名:气血在经脉内流行,它的关系和腧穴特别密切,所以,在腧穴的名称中也结合了腧穴和气血的关系。例如血海即指脾血归聚之海而言;血室乃关元之别名,因此穴为女子蓄血之处,腹气出入之处;又如气冲,即指腹气出入之冲要;肾气归聚之穴,命名为气穴等。4,以腧穴所在处的解剖和位置特点为依据:如曲骨、耳门、印堂等。5,以腧穴在生理、病理、治疗上的特性为依据:如水分,因此穴是以小肠分清别浊的分水岭而得名;风气出入之处曰风门;光明能使目视物光明之意等。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穴位命名的深义,从而通过理解加深了对穴位定位和归经的记忆、功效和主治的运用,对我在临床上的帮助很大。
三,陆氏针灸重视切诊、整体治疗——辩证论治。
针灸的辩证论治程序,概括地说,就是先用四诊的方法,从望、闻、问、切中去追查疾病的原因和采集病史,然后结合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加以综合研究,去分析病理机制,归纳成症候群,辨别疾病的标本缓急,最后根据病理机制和具体的症候群去确立八纲,决定疾病的性质,探索病在何脏何经。以八纲作为决定宜针宜灸,当补当泻的施治方针,再根据标本缓急的关系和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选配主治及辅助的腧穴,组成处方,进行治疗。
看似复杂的程序,通过阅读《针灸医案选》,使我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眩晕篇》里读到:《丹溪心法》云:“眩晕者,痰因火动也。盖无痰不能作眩,虽因风者,亦必有痰。”此例患者,体质肥胖,痰湿偏盛,又因烦劳气张,虚火妄动,化风鼓激痰浊,上攻清空之窍。呕吐泛恶,头重不正,脉滑苔薄,均属痰湿有余之象。陆师用息风化痰、升清降浊之法,取颔厌、风池、太阳、太冲以平降风阳,取丰隆以化痰降浊,用支正、飞阳以止目眩。支正为手太阳之络穴,飞阳为足太阳之络穴,手太阳之脉抵目内眦,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此两穴相配,为同名经相接、“同气相求”以及“根结相应”理论的运用。取听宫以止耳鸣,与支正相配,是本标穴同用之法……
我在临床上也碰到一例眩晕患者,眩晕十数年,服用中药亦多年,未见明显改善,舌苔黄腻,脉弦滑。我借鉴了陆师的息风化痰、升清降浊之法,加足三里健脾和胃,公孙健脾化湿。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眩晕有明显改善,舌苔由黄腻转为薄黄,疗效明显。
《目疾的针灸治疗》写道:五轮就是血轮、气轮、肉轮、风轮、水轮。因为血之精为络,大小眦均为赤色,色赤属心,所以是血轮;气之精为白眼,气属肺,所以白珠是气轮;筋之精为黑眼,肝主筋,在天为风,所以黑眼是风轮;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挟,约束裹挟就是上下眼脸,因为脾主肌肉,所以上下眼脸属脾,名为肉轮;骨之精为瞳子,骨属肾,所以瞳子属肾,肾为水,所以瞳子是水轮。可见,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所以目疾的发生,也不外六淫、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而引起。一般治疗方法必取四肢有关经穴治本清源,再配合眼部附近穴位以治其表。
最近有一甲减眼脸浮肿患者前来就诊,诉服用优甲乐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但仍有眼脸浮肿,疲劳、情绪低落时尤甚,舌苔黄腻,脉弦细。根据五轮学说,我辨其为肉轮为病,局部取攒竹、四白、太阳疏通局部经气;风池为胆经的穴位,是治眼病的要穴,取风池配大肠经的原穴合谷以清风热;远道选取足三里、公孙健脾和胃化湿,三阴交、太冲滋阴清泻肝火。经治三次,即收疗效。
四,陆氏针灸善施针法。
在《腰腿痛篇》中记载:陆师在环跳穴施导气手法,5分钟后开始得气,感应渐向下移,至丘墟穴处,停滞不前,用循法很快向下放射至第4、5趾尖端。调向后,针感仅在附近放射,同时右内侧阴廉穴处有压痛感。阳陵泉穴向下导气,沿少阳经放射,感应较强。风市穴导气后,针感至丘墟穴处,经捻转结合循法后,感应迅速达足趾。……陆师常用的导气手法是以针向行气法为主,即欲气上行,针向上刺,欲气下行,针向下刺,然后频频捻转,提插以催气,有时还结合“按法”和“循法”,每收针到病除之速效。我现在治疗腰腿痛患者时,在得气的基础上,也注重运针导气,不能说针到病除,但确实受到病人的欢迎,与不运针导气相比,疗效明显增强。
陆氏针灸最具代表性的针法就是“烧山火”和“透天凉”。陆师认为提插补泻的运用,应视疾病阴阳偏胜的程度灵活掌握。偏胜严重时,须用大补大泻,提插的幅度应较大,所谓“内针天地部内”。但是临床上阴阳偏胜严重的患者,正气往往也较虚弱,难以忍受大补大泻强烈的刺激,可以参照烧山火与透天凉办法,采用逐层小幅度提插的方法,用较多、较弱的刺激综合成一个“大补大泻”的刺激量,常可使患者易于接受。《素问·针解篇》载:“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浅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烧山火和透天凉,前者属纯补,后者属纯泻,故也以术后产生热感或冷感为目的。陆师继手法文献研究之后,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上做实践和观察的结果说明这两种手法确具一定的疗效。
前不久,我治疗了一位不明原因出现左下肢麻木的患者,左下肢触觉、痛觉、温度觉均丧失,左足背时有灼热感,治疗了几次后,疗效不明显。后我采用大腿和小腿的穴位施行提插补法,足部的穴位施行提插泻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麻木感明显好转,虽然触觉、温度觉等没有恢复,但行走时平衡感增强。
以上是我的读书心得,虽然比较浮浅,但我会继续努力,温故而知新,不断钻研,认真练习补泻手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吴晓琼
                              2015年3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5-1-10 22:05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