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汝功医案一例(中风病)

[复制链接]

39

主题

42

帖子

19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5: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某,男,55岁,工程师。
    初诊(1975年3月27日)  右半肢不能动,已有1个月。患者有高血压史已六七年。1971年6月出现心绞痛,经常头晕、胸闷、胸痛。心电图检查示:左前分支阻滞,右心室占优势,窦性心动过速。1974年11月发现眼底动脉Ⅱ级硬化。1975年2月28日下蹲起立时,突然出现右侧上、下肢麻木,不能行动,随即神志昏迷,面色潮红,口角向左㖞斜,流水,舌强不语。送某医院急诊,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症,曾服降压灵、维生素等药。后又至静安区某医院诊治,诊断同上,转来针灸。
    当时诊得右半身不遂,口角㖞斜,头晕头胀,胃纳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尾骶部疼痛,大便秘结,痰黏色黄,脉弦滑,舌苔薄腻、边尖绛。此中风后遗症也。风痰流窜经络,气不行,血不荣,古称“偏枯”。治宜潜阳息风,疏经通络。
    【检查】血压为21/13.9 kPa(160/105 mmHg),肘膝以下麻木不仁。经络切诊为督脉长强处有压痛,右半肢沿胆经、膀胱经牵掣疼痛。
    【处方】大椎,肩髑(右),曲池(右),支沟(右),合谷(右),环跳(右)
            居髂(右),阳陵泉(右),飞扬(右),丰隆(右),地仓(右),下关(右)
            风池(左),太冲(双),复溜(双)。
    【手法】平针法。因患者紧张,故得气后即起针。
    【中药】竹沥半夏9克,广郁金9克,新会皮6克,延胡索9克,川芎5克,桑寄生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全当归9克,黄芩9克,云茯苓9克,怀牛膝12克,生石决明30克(先下)。5剂。
    二诊(1975年3月29日)针刺后尾骶部疼痛消失,右脚稍能迈步,余症同上。再从上法针治。
    【处方】上方去大椎穴。
    四诊(1975年4月3日)  右口角㖞斜有好转,右半身不遂,沿小肠经经脉拘急疼痛,血压已正常,胃纳较馨,脉弦滑,苔薄腻。宗上法加减。
    【处方】  天宗(右),曲垣(右),肩中俞(右),肩贞(右),地仓(右)
              殷门(右),委中(右),飞扬(右),风池(右),下关(右),太冲(双)
    【手法】平针法,不留针。
    【中药】竹沥半夏9克,广郁金9克,潞党参9克,淡黄芩9克,桑寄生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全当归9克,云茯苓9克,陈皮5克,牛膝12克,石决明30克(先下)。4剂。
    六诊(1975年4月7日)  口角左斜已正,右半肢麻木减轻。再守上法。
    【处方】上方去下关、地仓二穴。
    【手法】  同上。
    【中药】竹沥半夏9克,全当归9克,潞党参9克,桑寄生9克,稀莶草9克,怀牛膝9克,羌活9克,独活9克,白术9克,白芍9克,云茯苓9克,淡黄芩9克,威灵仙9克,臭梧桐9克。6剂。
    十二诊(1975年4月25日)  上肢稍能抬举,右半肢麻木已减,已能履步,沿手太阳、足太阴经脉拘急疼痛。治以循经取穴以疏通经气。
    【处方】  风池(左),曲垣(右),膈俞(右),肩贞(右),箕门(右)
              血海(右),阴陵泉(右),天宗(右)。
    【手法】  同上。
    【中药】  同上方。7剂。
    十六诊(1975年5月7日)右半肢活动范围逐渐增大,筋脉牵制转为手足太阳二经。再宗上法治之。
    【处方】  风池(左),天宗(右),曲垣(右),膈俞(右),肩贞(右)
              环跳(右),秩边(右),殷门(右),委中(右),飞扬(右)。
    【手法】  同上。
    二十六诊(1975年6月10日)  右上肢高举已能过肩,右下肢步履已趋正常,惟终觉筋脉牵紧,脉弦细,苔薄腻。单取筋会治之。
    【处方】  阳陵泉(双)。
    【手法】进针得气后捻转100转,留针20分钟,再捻转100转,再留针10分钟起针。
     三十诊(1975年6月15日)右半肢筋脉牵紧大减,右下肢步履已似常人,右上肢高举过头时稍抖动,同时在天宗穴处出现疼痛。根据同名经“同气相求”原则治之。
    【处方】金门(右),京骨(右)。
    【手法】平针法,留针20分钟。
    三十五诊(1975年6月24日)右侧上肢已能举过头顶,下肢履步如常,病已恢复。再针刺以巩固之。
    【处方】  申脉(右),金门(右)。
    【手法】同前。
    经治40次而停治,瘫痪肢体已完全恢复。
【按】  中风后遗症往往缠绵不易痊愈。此例在治疗过程中开始以潜阳、息风、疏经通络之法,继则根据经络理论循经取穴,共治40次,病情痊愈。朱氏认为“治病必求其经”,本例患者自觉筋脉牵紧疼痛,须辨明在何经何部,而循经取穴。当手太阳经拘急酸楚时,即取天宗、曲垣、肩贞等小肠经穴位;当足太阳经拘急时,即取秩边、殷门、委中、飞扬等膀胱经穴位;当足太阴经拘急时,即取箕门、血海等脾经穴位。“随变而调气”往往疗效较好。在上肢出现疼痛时,亦可用同名经相应的部位上病下取,疗效也较显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5-1-3 01:02 , Processed in 0.18749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