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华针灸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肠上皮化生和萎缩预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癌发展

[复制链接]

1022

主题

1022

帖子

36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08:35: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是,根治术后胃癌仍有所发展。


近期,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以阐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成功后胃癌发展的危险因素。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杂志上,医脉通整理如下。

从1998年6月到2012年12月,研究者评估了748例无胃癌史胃炎患者的组织学和内镜下表现,并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根除。

根据肠上皮化生(IM)的分布进行分类:没有肠化生(IM组A),化生只在胃窦部(IM组B)和化生在胃体(IM组C)。研究者根据Kimura-Takemoto分类系统通过内镜评估萎缩。他们对胃癌发病率进行了评估。

共有573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内镜检查,平均随访时间为6.2±4.8岁。

胃癌发生21例(20例肠型)。累计5年的胃癌发病率,整体为3.2%,IM组A为1.5%,IM组B为5.3%,IM组C为9.8%,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内镜下萎缩组分别为0.7%,1.9%和10%。

与IMA组相比,IMB组的危险比为3.6(95%可信区间[CI],1.2-11),IM 组C为3.7(95% CI,1.1-12)。与无(轻度)内镜下萎缩组比较,重度萎缩组的危险比为9.3(95% CI,1.7-174)。

根据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组织肠上皮化生或重度内镜下萎缩的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肠上皮化生活检标本代表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的分级

文献来源:Histolog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endoscopic atrophy are predictors of gastric cancer development afte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Gastrointest Endosc 2016 Oct;84(4):618-24 PMID:2699568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华针灸    

GMT+8, 2025-4-3 15:10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