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和阿兹海默症有什么关系? “人老了,话多很正常嘛!”不少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首先要说明一个观点,阿兹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初始时病情不明显,尤其是老年人往往会和正常衰老混淆,等到发现时大脑各方面机能已经退化严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给病人和家属巨大的负担。 目前,对于阿尔兹海默症仍然无法治愈,但越早发现,患者的预后越好,因此,如何能尽早发现起病十分重要。 麻省总医院心理评估中心的临床主任谢尔曼医生根据试验研究发现,轻微语言障碍往往较早出现,而且能够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轻微语言障碍,就是那些“不寻常”的啰嗦。 那些曾有“啰嗦”苗头的名人 提起啰嗦,你可能会想到—— 首先放心,单纯的唠叨啰嗦并非上文所说的轻微语言障碍,只能证明TA真的很喜欢说话。 那么什么才叫“不寻常”的啰嗦呢?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 曾被誉为"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的作家艾瑞斯·梅铎爵士晚年时被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而谢尔顿医生团队在分析其最后一部作品时发现:对比前作,最后一部的用词量大大下降,多次出现重复用词。而艾瑞斯完成最后一部著作时,尚未被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 ■ 美国总统里根也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翻阅白宫相关会议发言后,谢尔曼总统发现,里根的发言中出现了语言衰退的迹象——频繁使用一些空洞无意义的词汇。这显然不是年龄的问题,同年龄的乔治布什就没有出现此类迹象。 语言衰退,是否能够预示阿尔兹海默症? 谢尔曼团队对此提出了一种“退化假说”:人类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后才开始学习复杂词汇语法表达,而阿尔兹海默症等退行性神经疾病发病后,最先失去这些“高级技能”。 很有道理有木有! 而仅仅有上文两个例子是不够的,后续的研究证实—— 这个假说是错的。 假说错了,我还有数据! 既然是假说,错了不丢人。 实验数据都做了,不用白不用,谢尔曼团队撸起袖子加油干,从受试者的语言表达中发现了新东西: ■ 用三个词组句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正常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选择用一句简短的话来造句,而对于有轻微语言障碍的患者,则选择用冗长的句子来完成这个任务(这难道不是小时候语文阅读题的答案吗?)。 ■ 重复复杂语法的句子测试中,所有人都可以完成,但轻微语言障碍的患者却很难理解句中的代词具体指谁。 谢尔曼医生表示,希望能够在五年内开发出一种能够预测语言障碍的评分系统,以此来提前评估阿尔兹海默症患病风险,尽早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尽管没有最终定论,但周围人出现上述语言障碍时,还需多多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