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梅 性味酸温平涩,功能益津开胃、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1)急性肠炎、腹痛呕吐、泻痢:未熟青梅100克,用陈高粱酒浸没,密封酒瓶,1月后取用。病时食酒浸青梅1个即见效。此酒可治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扭挫伤、腰肌劳损等,用酒搽患处,每日1-2次。
(2)时气温病头痛:乌梅5个,盐3克,水煎服。
(3)蛔虫上行:乌梅15个,煎汤,频频饮服,并吃乌梅3-4个。蛔安即止,再发再服。
(4)牙痛:乌梅1个,咬在痛牙上,可止痛。中病即止。
(5)鸡眼、胼胝:乌梅肉10克,捣烂,涂于凡士林油布上,按疮口大小敷贴,包扎,能使肉芽突起处收缩平复。每日换药一次,连用2-3日。
7.樱桃 性味甘温涩,功能调中益气、补元气、滋润皮肤。
(1)麻疹透发不畅:樱桃核15克,水煎服,疹出即止。
(2)冻疮:新鲜樱桃250克,洗净,放入瓶中,用白酒浸没,加盖密封,埋于地下,人冬后取出备用。可将酒与樱桃泥涂于患处,每日1-2次。
(3)汗斑:樱桃数克,洗净,挤汁,涂患处,每日1-2次。
8.杏仁性 味甘苦温 ,有小毒,功能润肺、宣肺、止咳、滑肠通便。
(1)咳喘、气喘:苦杏仁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老年咳嗽、干咳无痰:甜杏仁7粒,炒熟,加砂糖3克,共捣烂,每日2次,开水冲服。中病即止。
(3)喘促浮肿、小便淋漓:杏仁15克,去皮尖,研烂,加米100克,共煮粥,空腹服。每日1剂,连服3日。
(4)伤风咳嗽:杏仁6克,生姜3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口。
9.荔枝 性味甘酸温,功能补脾益肝、止咳、养心神、止烦渴、发痘疮。其核治疝气、止痛。
(1)脾虚久泻、妇女血寒崩漏:荔枝干果30克,大枣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
(2)睾丸鞘膜积液:带核荔枝于20克,小茴香12克,微炒,共研细末,每服12克,睡前黄酒送下,连服1周。内热重者忌用此法。
10.杨梅 性味酸甘温,功能消食解酒、止呕吐、断痢、止渴、除烦。
(1)气腹痛呕吐:鲜紫红杨梅200克,陈高粱酒浸没,入瓶中密封,1月后取用。病时食酒浸杨梅3个,或饮杨梅酒5毫升。此法亦可治下痢不止,每次食杨梅2个,梅日2次。
(2)头风作痛:杨梅干去核,研末,饭后用薄荷汤送服。每次6克,每日2次。
(轉自中醫德馨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