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信步杏庭 于 2015-8-1 01:08 编辑
咳嗽、哮喘、胸痛、失眠,为啥久治不愈?或是胃食管反流惹的祸
来源:保健时报 07-29 08:36
食管是连接口 腔与胃的管道,本身结构并不复杂,功能也很简单,但由于食管的上端与气管相连,同时又与口腔、鼻子和内耳相通,食管的后面还有心脏,所以当胃内容物沿着食 道向上逆行时,除了刺激食道,还可能累及咽喉、气管、口腔、心脏、耳鼻等食管相近组织的损伤。此外,频繁反流还会导致胃肠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从而引发全身性疾病。咳嗽、哮喘、胸痛、失眠……为啥久治不愈?或是胃食管反流惹的祸。 一项统计表明,可能被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疾病多达38种,是临床上最容易被误诊的疾病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一 慢性咳嗽 胃的酸性内容物经食道上端刺激咽喉,甚至进入气管和肺部,会导致咽痒、咳嗽,部分患者可伴有反酸、烧心等消化道,还有许多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或其它消化道表现。因此,对于无反流症状的慢性咳嗽患者,如有下列指征,要考虑反流的可能性: 1、咳嗽与进食相关,如餐后咳嗽,或进食某种食物后咳嗽等; 2、咳嗽在入睡后数小时发作,如凌晨或早期时咳嗽发作或加剧; 3、按常规咳嗽治疗效果不明显;
二 哮喘 这种“哮喘”与通常所说的过敏性哮喘有很大不同,如无明显的过敏原,长年发病,久治不愈,没有季节发作特点,主要以喉部痉挛为主,表现为吸气困难,容易半夜被憋气惊醒,有的伴有阵发性呛咳,或有反酸、烧心、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此类哮喘应用激素和氨茶碱等治疗后反见加重,因为这些药物可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而使反流症状加重。 对久治不愈的哮喘患者,必须考虑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无监测条件或不能接受本方法的检查者,可试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进行试验性治疗以明确诊断。
三 慢性咽炎 咽位于食管的上端,长期反流刺激会导致咽部的慢性炎症,据统计约30%的慢性咽炎与反流有关。慢性咽炎表现为以下特点的,要考虑反流的可能性: 1、咽部不适,或痛、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晨起时发作或加重,可伴有刺激性咳嗽,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 2、咽部症状可在饱食或平卧后加重,或因饮食不当而诱发; 3、咽炎反复发作,常规用药无效或即使有效但停药即复发。
四 慢性鼻炎 胃食管反流发生时,胃内容物可反流至鼻腔,刺激鼻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导致鼻黏膜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产生防御性反射动作——打喷嚏及其它鼻炎症状。 虽然由反流引起的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很相似,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1、反流引起的鼻炎没有明显季节性,因为只要有反流存在就可能出现鼻炎症状;过敏性鼻炎则可能有明显的季节性; 2、反流引起的鼻炎在清晨和睡醒时最明显,因为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卧位状态时,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到鼻部;过敏性鼻炎则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如粉尘或有害气体; 3、反流引起的鼻炎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如冷热空气的交替;
当人们发生胸痛时,最先想到的是心脏病,事实上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除冠心病心绞痛、胸膜炎、肺部疾病外,胃食管反流也会导致胸痛。 胃食管反流导致的胸痛,可能与心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与心绞痛的位置相近,所以被误诊。此外,食管与心脏的神经支配是一致的,当食管黏膜上皮感受器受刺激时,可引起心绞痛样胸痛。长期胃食管反流也可能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原因是酸性物质刺激神经反射引起心脑血管痉挛而出现血压升高,心脏、脑部的缺血症状,严重的痉挛甚至会发生心梗。
胃食管反流既可以发生在白天,也可能发生在夜晚。日间清醒状态下反流多发生在餐后,为时短暂,反流物被很快清除;而夜间反流频率较低,间期较长,需较长时间才能清除,因此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较严重。夜间反流还会因食道受到刺激而常唤醒患者,这种唤醒具有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加快清除反流物,另一方面防止误吸。此外,还表现出其它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如入睡难、睡眠浅、早醒等。国外研究发现,62%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睡眠质量受到影响,而在不明原因的失眠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占了1/3。 七 肩背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牵涉痛。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反流刺激食道也会表现为后背两肩胛骨之间不适或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夜间入睡后一段时间发作或加重,或因饮食失宜而诱发。 八 突发性耳鸣及听力下降 在耳的鼓室与鼻咽部之间,有一条通道,称为“咽鼓管”。成人咽鼓管的长度约35mm,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张口、吞咽、呵欠、唱歌等情况下,口咽借助相关肌肉收缩而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其软骨部黏膜呈皱襞样,具有活瓣作用,故能防止咽部液体流入鼓室。胃食管反流时,胃内酸性物质流入咽鼓管,侵蚀鼓室,引起相关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之所以容易被误诊,一方面本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涉及脏器众多,在许多时候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不明显,使得患者往往以非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到其他科室就诊。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医生(包括西医和中医)缺乏胃食管反流的相关知识,对本病认识不足,近些年医学界才开始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误诊的结果就是物误治,所以,临床上经常见到哮喘、慢性咳嗽或咽炎病人,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并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来源:保健时报 编辑:李璐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jsbwx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