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针灸

标题: 学科融合 推进针灸脑科学贡献中国脑科学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JenniferZhan    时间: 2017-7-3 22:46
标题: 学科融合 推进针灸脑科学贡献中国脑科学计划
转载自:中国针灸学会

      2017年6月25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针灸脑科学研究高层论坛”在长春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针灸学会承办,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吉林省针灸学会联办,主题为“学科融合,创新针灸”,是“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长春市卫计委副主任罗昕,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朱兵、梁繁荣、王之虹,以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西医医院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学者800余人。论坛开幕式由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喻晓春主持,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15位多学科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报告。


[attach]600[/attach]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喻晓春主持开幕式



[attach]601[/attach]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致辞


[attach]602[/attach]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讲话


[attach]603[/attach]

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致欢迎辞


      人类的记忆、认知及思维和心理活动等都是大脑的主要功能,脑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医学问题和公共健康问题,脑病包含疾病种类多,发病率高,但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多。针灸疗法,尤其是头针疗法在临床治疗脑科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仍是未解之谜。本次论坛聚焦针灸脑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围绕多技术手段在针灸脑科学研究中的理论与应用、针灸脑科学研究方法学等方面开展学术研讨。


[attach]604[/attach]

会场

[attach]605[/attach]

会场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在会上表示,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针灸学会正在积极策划与相关学科专家的合作,谋求融合协作,让中医针灸参与中国脑科学计划。学会还将开展针灸脑科学标准化研究,力争在年内出台针灸脑功能成像研究的行业团体规范,为进一步推进针灸脑科学研究贡献中国脑科学计划奠定基础。


[attach]606[/attach]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作报告

樊代明院士做了题为《医学的系统论与整合观》的报告,他阐释了医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并介绍了目前整合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attach]607[/attach]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作报告
李连达院士针对当前较热门的“真气”话题做了发言,提出科学问题之争需要我们具备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并介绍了他对中医“真气”理论的认识。

[attach]608[/attach]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作报告
石学敏院士就其首创的通关利窍针法治疗脑中风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研究及典型病例等进行了系统而毫无保留的介绍。

[attach]609[/attach]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973”首席科学家朱兵作报告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973”首席科学家朱兵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头针与脑捷径通路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头针在治疗脑源性疾病较体针优势明显,但大部分研究都局限于临床研究,有必要加强头针作用途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attach]610[/attach]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973”首席科学家梁繁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973”首席科学家梁繁荣分享了他关于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网络研究的最新发现。他指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具有靶向性特征,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较其他取穴法对偏头痛疾病相关脑区的靶向性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attach]611[/attach]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作了针刺对帕金森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报告,他指出,无论是对PD患者或是PD动物模型进行高频电针治疗,都能明显改善其运动症状,其机制研究不完善导致电针在临床使用受限。

[attach]612[/attach]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教授田捷作报告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针灸治疗脑病作用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教授田捷认为,机器技术学习为针刺影像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可以依托多模设备与大数据平台,借助深度机器学习方法,预测针刺疗效,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

[attach]613[/attach]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技术应用中心教授单保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技术应用中心教授单保慈认为,近年来,针灸脑功能成像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突出表现在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差。

[attach]614[/attach]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崔德华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崔德华研究发现,针灸及中医药对神经退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能起到早期干预作用,有必要将其纳入该病的防治战略中来。

[attach]615[/attach]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马超作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马超分享了他在慢性痛的外周神经机制研究发现。

[attach]616[/attach]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徐志卿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徐志卿作了针灸抗抑郁作用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报告。

[attach]617[/attach]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方继良作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方继良分享了耳电针刺激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脑机制FMRI的研究发现,他提出当前FMRI针刺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样本量过小,观察指标也相对单一,并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attach]618[/attach]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卢洁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卢洁提出了一体化PRT/MRI应用于针刺研究的设想,并表示愿意共享宣武医院的一体化PRT/MRI仪器,用于针灸脑科学研究。

[attach]619[/attach]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作报告并作大会总结发言
      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在中医针灸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国针灸学会联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针灸学会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举办针灸脑科学研究论坛,旨在组织业内、外专家学者探讨交流,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加强地方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中医针灸的学科建设水平,加速推进学科发展及交流合作。






欢迎光临 龙华针灸 (http://shlh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