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针灸

标题: 记性不好到什么程度就不对了? [打印本页]

作者: JenniferZhan    时间: 2019-9-22 15:35
标题: 记性不好到什么程度就不对了?
转载自:医脉通神经科(微信公众号)
来源:神经科学公众号


      阿尔茨海默病、失智、痴呆、脑萎缩……这些词汇令人望而生畏、避之不及,因为这些疾病都很难以对付。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记忆问题,比如答应好别人的事情却忘了办理、说好给儿子买学习用具一忙就没顾上等等,有些是正常现象,有些较严重,需要提高警惕。记忆问题究竟是正常还是异常的,取决于事情的严重程度。这里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记忆问题的事例。如果您出现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存在不正常的记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到医院神经科或认知门诊就诊咨询。

提示了还记不起事情
   当你去商场逛了几个小时,走到停车场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车停在什么位置——在停车场不停找车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记忆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停车时你没有特别留意,可能你被其它的事情分心了,比如你光顾着跟别人一直在说话。但是你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找到,或者需要叫保安帮忙,那就有点不正常了。
   上周你看了一部自己很喜欢的电影,你想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但令人尴尬的是你死活也想不起来电影的名字,你需要在脑海中不停地想,这个不对,那个也不是,到最后好不容易才想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想不起一些才发生的事情完全可以是正常的。一旦得到别的提示就能够想起,或者自己猛然就记起来了,这无需担心。但是如果给你很明显的提示你还是想不起,这就不正常了。所以当你的朋友给你说出一连串的电影名字(包括你看过的电影在内)后,你应该准确知道它是哪一部。当你认真的看完一部电影后,却忘记了电影的主要情节,这提示你出现了快速遗忘,提示你可能存在记忆问题。

忘记曾经熟悉的路线
    你的朋友告诉你去他家的路线,虽然不是很长很复杂,但你需要说至少三遍以上才能记住它——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需要不断重复以便记住,这是正常的,年龄大的人更需要这样。所以如果当你在记忆路线、购物清单或人名时,需要多看几眼,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必担心。但是,你以前会的事情现在却不会了,这是不正常的。
   一天下班后你开车离开单位,却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回家了,这条路线你曾经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了,这时你不得不打电话问家里人——如果一条路线你之前开车走过很多次,即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走过这条路,但再次走这条路时却迷路了,这是不正常的。

不会计划和安排了
   你发现自己记不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不得不频繁地看日历——假设在你的日程上有两至四个计划要办的事项,为了记住它们,你需要多确认几次,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发现需要比过去更频繁地查看日程,甚至竟然弄错了时间或地点,这就很不正常了。
   你脑海中记着明天中午需要和老李吃饭,但日历中却清清楚楚地写着老王,下周才是老李——经常搞混和谁一起吃饭这种事情是完全正常的,年龄越大越明显。然而,如果你真正弄错了见面的时间或地点,或者压根就忘记了这回事,那就不太正常了。
   老伴叫你去超市买几样东西,以前你全能记住,现在你需要把它们写下来,因为你害怕记不清楚——为了购买需要的物品,很多人在去超市前会列好购物清单,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醒自己别忘了买某件东西。如果你经常在商店买错东西,以至于不能把真正需要的商品买回家,或者你总是买一些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你不记得在自己家的橱柜里已经有三四个相同的罐子了,那这就不正常了。

花更多的时间找东西
   你花很多时间不停地在找自己的钥匙、眼镜、钱包和手机——如果你现在在同一件事情上需要花费比过去更多的时间,尤其是这影响到你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这很可能是出现记忆障碍的一个早期征象。

回忆
你和老伴在同园艺工讨论想在院子里种一些花草,然后工人给你提供了十种花草让你去挑选。当你刚想让园艺工再重复一下是哪十种时,老伴却已经在询问这四种放在一起效果好不好,很显然老伴已经把它们全部记住了——如果你的老伴是一个热爱园艺的人,而你对花草知之甚少,那么,和你相比,老伴能在更短的时间记住十种花草的名字,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都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记住一些自己已经知道的或是擅长的事情。可是如果老伴现在和你一样记不住这些花草的名字,那就可能是有问题了。
   以前你就不太能记清别人的名字,现在你又发现自己很难使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完整的句子——出现很明显的找词困难,以至于常常需要别人帮忙,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为记忆力不好而焦虑
   你对自己出现记忆丧失很担心,开始感到坐卧不安。老伴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而你最好的朋友认为你的情况比他还好,根本不用管它——如果你非常担心自己的记忆,以至于变得焦虑和沮丧,那就应该去检查一下。

参考资料:From Seven Steps to Manage Your Memoryby Andrew E. Budson, MD, and Maureen K. O`Connor, PsyD. Copyright© 2017 b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欢迎光临 龙华针灸 (http://shlh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