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针灸

标题: 以针带药,中医药及中华文化全面走向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dapanzhizun    时间: 2019-5-29 21:48
标题: 以针带药,中医药及中华文化全面走向世界
中医针灸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影响力,西医传播在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何借鉴二者成功经验,推进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将中医药带向世界,笔者分析如下。


中医针灸是中华文化的名片,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针灸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薰灼身体的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传统知识与实践。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通行证”,为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传播和应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有毒副作用,在国际上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针灸研究和临床运用,约有38万余名针灸工作者,国外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10万多家,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可见中医针灸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替代医学疗法。

针灸成功走出去的经验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除了针灸确切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的中外医学交流传播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三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一是中美正式建交的政治氛围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期记者亲身感受针灸后的客观报道,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众和医学界的关注与兴趣。

二是我国持续的医疗卫生援外,不仅在涉外医疗活动中体现中医药的特色,而且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免费为亚、非、拉的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现在每年来华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人员学习中医药学的最多。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赴海外创业就业人员中,中医针灸成为除中国餐饮以外的不二选择。据国务院侨办统计,海外华侨华人约有6000多万人,他们开办的以中医为特色的针灸诊所、功夫气功(含太极拳等)健身机构就有2万多家。

四是我国作为中医针灸的发祥地,通过科研协作、学术引领、学会组织、标准制定等,牢牢掌握中医针灸发展主动权。尤其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30年来,团结各国针灸同仁、促进交流合作、推进共同提高,目前已在60多个国家,拥有23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在所在国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

西医东渐是医学传播的镜子,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借鉴

西医早期成功传入中国的经验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发现,一是通过“教会医院”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教会医院”,顾名思义,就是教会办的医疗机构,或按教会的宗旨,举办的治病救人的场所。如天主教把设立医院作为传教的主要手段,使医院开始成为慈善事业,为贫困和残疾人群免费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我国的教会医院达到600余所。可见,近代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传教士有很大关系。

二是以先进技术让患者感受到更好更快的医疗效果。第一个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广州开设“眼科医局”,他所做的第一个手术,是摘除白内障,患者马上复明,其立竿见影的效果博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后发展为“博济医院”,成为中国的第一所“教会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抗菌素的进口与使用,其快速、高效的作用,使医界和民众对西药大为赞赏。

三是通过开办学校形成规模化教育成果。众所周知,我国许多著名大学的前身,都是教会创办的,培养出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医学教育也是如此,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科、北京协和医学堂、长沙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医科等,据不完全统计,1900~1915年间,全国先后成立教会医学院校共323所,成为西医在中国发展壮大的苗圃,加速了西医的传播。

四是借助规范化的宣传提升民众的认同。通过编写统一的医学名词术语,翻译西医书籍,将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与技术系统地引进中国,体现近代西方技术的有效性、诊断方式的客观性、理论的先进性、制度的科学性等,以规模化、标准化、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促进西医和西方文化的普及和宣传,促进西医在中国的立足壮大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形成挤压和分化。通过上面对近代西医传入中国的路径与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能初步了解西医传入的路径以及西医在中国立足的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以针带药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捷径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价值,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同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签署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为中医药走出去搭建了稳定的高层次平台;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30个海外中医药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等。另外还有,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务院侨办中医药惠侨、孔子学院的中医药课堂、新媒体的国际传播等项目的建设和开展,这些均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要选择适宜有效、容易推广的中医药技术。针灸在世界传播最早,辐射国家最广,也最具代表性。要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易推广优势,贯彻落实好中医药走出去“六先六后”战略要求,积极推动针灸、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先走出去,从而“以针带药”带动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光大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造福全人类的健康福祉。

二要确保中药产品的规格统一、安全有效。随着中医药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如何科学、规范、有效地使用中医药引起全球专家的关注。面对各国的药品专利和贸易壁垒,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有传统中药饮片、传统中成药以及中成药新剂型等,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把中药以“食物添加剂”进行出口,进口国按照食品标准进行检测,往往因为重金属、农残超标而给中药正常的进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下一步,我国应该加大联系港台地区和国际药典专家,共同探讨中草药国际标准的合作模式,寻求共识、建立合作,进一步促进全球中草药标准化工作,提高全球中草药的质量与安全,联合制定统一的中国中药分类国际标准,共同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三要加强中医药对外教育与认同,在中医名词术语和基本理论的科学解读方面,做到一致和规范,尤其是中医药对外教育和培训,不能一个专家一个理解,这样往往会造成中医对外翻译的错误和对中医理论误解。

四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促进中医药文化普及,讲好中医药故事,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让海外朋友逐渐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分享中医药的健康智慧与实践。

利用现有的条件和中医针灸国际传播积累的经验,以针带药,引导中医药国际传播形成趋势,充分发挥现有海外中医针灸机构的优势,利用他们在海外发展所积累的人文、语言、法律和医疗经验,实现“以针带药”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世界针联、世界中联等中医药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实现针药有机结合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发展,推进中医药走好“一带一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欢迎光临 龙华针灸 (http://shlh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