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Zhan 发表于 2018-6-30 22:37:54

针灸疗法本质特征与治疗规律思考(上)

转载自:中国针灸杂志(微信公众号)针灸疗法本质特征与治疗规律思考杜元灏1,2(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712046)
    针灸疗法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躯体部位而发挥其治疗效应,与内服药物治病截然不同,认真理性地思考针灸疗法的自身特征与临床治疗规律,有助于把握其本质,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针灸临床中也常出现中医方药内治法的某些思维,这种背离针灸治病本质的思维模式是否有利于针灸临床发展,值得深思。以下浅述自己的管见。1针灸疗法治病的本质、独特视角、可用因子与方药内治法完全不同1.1针灸疗法与中医方药内治法治病的本质区别    针灸疗法属于外治法,完全依靠外源性的刺激作用于躯体某些部位,以促进、激发机体自我调节机能而实现疾病从病理失衡状态向正常生理状态的良性向愈转归。针灸体表刺激引发的机体一系列生理学、生物学等反应性调节效应是针灸治病的本质。因此,针灸的作用实质是启动、促进、调整,而不是外源性物质成分的补充和干预,由于机体自我调节机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针灸的作用峰值(最大效能)亦是有限的,不可能跨越人体自身调节机能的极限值,这就是针灸作用的“效能有限性”。宏观而言,凡是依靠外源性刺激所激发的自身调节机能的效能可以实现疾病向好或向愈转归的疾病,都是针灸疗法的适宜病谱;反之,就非针灸所能及。国外在针灸医疗的定位上认为:针术、灸术和饮食养生术不是为起死回生服务的,而是作为一种刺激来矫正失常的状态。实质上也表明了机体自身调节机能是针灸效能的基础和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针灸治病本质,才能发挥其临床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尽管内服中药治病也强调调节阴阳及脏腑功能,但中药是以外源性物质成分的摄入为基础的调节,与针灸单纯以刺激来调节脏腑机能有本质的区别。针灸不可能使机体产生新的物质,只能使机体原有的失衡机能与物质(内源性物质)重归其正常的状态和量,这正是其无毒性的优势,是一种顺势的绿色疗法。1.2针灸疗法与中医方药内治法的临床视角不同    针灸人与中医方脉人的视角不同。中医内科大家秦伯未先生认为:“所有病证,包括病因病机在内,都是脏腑生理病理的反映……辨证都离不开脏腑,离开了脏腑就会落空。还有经络,好像自成一个独立系统,其实也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经络是构成人体整体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必须重视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即内治法思维中,脏腑是人体生理病理和诊疗的中心。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但是,在针灸人的思维中,经络才是生命的维持和脏腑生理状态调节的主体。针灸这种外治法,着眼点(诊断)、着力点(治疗)均在经络部分,何以见得?《灵枢·经别》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以止也。”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1.3针灸理论体系-经络学说中的脏腑与中医脏象中脏腑的区别    中医脏象学说中脏腑的概念实质上既有解剖学上的部分概念,更有中医思维下的功能性集合体的抽象概念,这种抽象的中医脏腑概念是古人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疾病状态的某种抽象性、模糊态、系统性归纳分类和临床治疗用药经验的归类、记忆的一种范式,脏象学说下的脏腑及其功能、病理征象不是解剖学实体脏器所能代替的,其重点在于说理,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疾病和用药治病的思辩思维范式。然而经络学说则不然,经络体系注重的是线性的体表–体表、体表–内脏的联系途径,在古代的经络循行路径和归属脏腑的标识中,可清楚地看出脏腑部位是明确的,与解剖学上实体的脏器应该高度一致,这是否是针灸可与现代医学融合的充分理由。这可能是两者脏腑概念的最大区别。那么,脏象学说中的脏腑概念能指导针灸疗法吗?用其指导针灸临床是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偏差。我们能否大胆地推理,针灸疗法更应该走自己的路,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接轨。尽管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是奇妙而复杂的,目前的解剖学、神经生理学也并非穷尽了人体的复杂联系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经典经络学说所论述的人体不同部位之间的联系也不能轻易地抛弃和否定,但沿着人体不同部位之间真正联系的结构和途径去研究针灸疗效的规律是正确的思路,也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由之路。1.4针灸疗法与中医方药内治法的作用方向及可用因子不同    相对于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内治法的方药临床,辨证和治疗核心就是脏腑,以脏腑为中心,在诊疗思路上是从内向外辐射性联系(所谓的脏象)。内服中药治病是直接先到体内,以调脏腑,以脏治其象病,即以内治内、以内治外,总方向是从内到外的外向性作用;针灸治病是以外刺激作用于体表相关部位,发挥以外治外、以外治内的内向性作用。这是内治法和外治法作用方向的区别。    宏观上把体内的脏腑组织称为“脏位”,体表器官组织看作“象位”,内治法治疗重点在内部脏位,外治法则在外部象位。内治法的脏象学说指导下的诊疗体系,以调理脏腑为出发点,其远隔部位或体表象位的治疗作用是以血运之脉为载体,通过药物的性味(成分)的输布对相关的象位的功能或病灶发挥主要的干预作用,脏与体表的联系是非常模糊的泛化式,其侧重点不是经脉式的线性联系。如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绝不是经脉理论下的线性联系范式。针灸是外部(象位)的刺激治脏,内治法中绝没有以象治脏的反向思维,因此,针灸与内治法的根本区别就是反向思维,只有把握了外部(象位)与内脏之间的直接的线性联系规律才可能做到以外治内。针灸治病以联系之脉为载体,通过刺激的线性输布对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发挥调节作用。针灸人要紧紧抓住病变局部、体表–体表、体表–内脏的联系规律,把握这种规律的准确性才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始动环节。    中医内治法治病的可用因子是中药,是无生命的物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利用活体的药材形式),不同的中药性味有自身的独立性或截然不同的差异,有自身特殊的物质成分为基础支撑。针灸治病的可用因子是穴位,在活体的组织上,是有生命的实体,但难以像中药具有千差万别的物质基础。在方药中,如针对肾,有补肾阳的锁阳、淫羊藿等,有补肾阴的熟地黄、女贞子等,可明显分为补阴、补阳两大类。可在针灸疗法中,肾只有肾经,没有阴阳经脉区分。因此,在内治法思维影响下,便派生出补肾阴、肾阳的穴位,太溪被现代认为专补肾阴,但没有明确肾经上哪个穴位专补肾阳,于是在督脉上找出命门来专补肾阳。太溪、命门好像在现代被定为补肾阴、肾阳的代表穴位。实际上这是方药内治法思维对针灸治疗思路产生影响的真实写照。这种以认识中药性味功效的方式来认识穴位是否正确值得思考。笔者认为穴位的功效发挥与所处的部位相关,更与针灸刺激的方法和方式密切相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疗法本质特征与治疗规律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