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anzhizun 发表于 2018-6-29 15:55:11

海外古典针灸流派述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针灸临床以“辨证论治”体系最为主流。究其原因,中医界耗费了漫长的时间建立的这个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区分现代中医和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前的无序的、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医学。然而,即便是在中国大陆,对待这一“正统”的临床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1】,更何况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们,他们所理解与实施的针灸技术必然有着时代与地域的烙印。笔者考察了历史上中国针灸海外传播的历史,并略述日本、法国和英国的主要传统针灸流派。
1、日本的针灸临床流派

1.1 从腹诊发展出的打针术
在日本,有许多不同的辨证诊断方法,其中腹诊最具特色。
腹诊早在《难经·十六难》即有所描述:“假令得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脾脉……其内证当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难经》本章讨论脉法,值得注意的是对脐周切诊的描述。
这一诊断方法并未被后世临床医家所重视与发挥。日本安土挑山时期(1573-1603),京都大德寺禅僧梦分斋发展了《难经》的腹诊法,名之为“梦分流”,其理论是不强调问诊,根据腹部不同部位对应的脏腑,通过腹部触诊,查知邪气所在。
这一诊法被江户时期(1603-1867)名医御園意斉(1557-1616)习得后,发明了旨在消除腹部紧张与局部结节的“打针”术,操作时用一个木槌敲打大针进入腹部以消除结节。
这是盛行于江户时期的三大针法之一,其操作要点是:(1)注重双手操作,用“押手”(一般为左手)持针置于腹部,用“刺手”(一般为右手)持木槌敲打针具;(2)分“阴打”与“阳打”,阴打轻,阳打重;(3)以祛邪为主要旨归,兼顾补益,“梦分流”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基于腹部触诊,查知局部结节,以打针法疏散郁结,对于虚症,则要求患者意守丹田,医者用“火曳之针”的刺法以补虚;(4)不强调问诊,更不注重经脉与穴位。
打针法在江户时期很流行,虽然在管针法出现之后有所没落,但其传承一直未断,近年来有打针法的传人在广州作学术讲演,并引起中国针灸界的部分关注【2】。
1.2 杉山流的管针法
江户时期盛行的另外两种针法为捻针术与管针法。捻针法是由中国传入,是中国传统的针刺方法;管针法是有“针圣”之称的衫山和一(1610-1694)发明,这一方法更为便利安全,其特点是针刺时以针管作为辅助工具,通过细管将针体打入皮下。
这一发明将针刺操作变得简单,也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杉山和一在创制管针的同时,还发明了十四管术、十八法、杉山流押手等新式针法。杉山氏门人众多,而且开设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所针灸专门学校“针治学问所”,其技术被称为“杉山流”,是日本针灸史上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管针法因其进针便利,操作安全,一直受到医者的喜爱,如今这一操作方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不断改进。
1.3 其它流派
江户中期日本古方派流行,他们尊崇《伤寒论》,提倡实验,代表人物如香川修庵、山胁东洋、吉益东洞等,在针灸领域表现是重视实验,反对阴阳理论。
菅沼周圭是其中独树一帜的人物。菅沼氏的代表作是其1766年所著的《针灸则》,其中写道:“旧本十二经、十五络、所生、是动、井荥俞经合、八会,或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之类……一切不取”。他将腧穴的数量减少到70个,并用解剖描述取代“阴阳”的表述来定位腧穴。这些具备革新精神的改变都体现了古方派针灸家的务实求变的思想。
此后,日本针灸又一度有回归传统的迹象。18世纪后期,针灸医生広瀬白鳞主张使用《难经》作为学习针灸技术的主要文本【3】时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柳谷素灵(1906-1959)主张回归腹诊这一古典传统,将腹部根据五行及其对应器官划分“反射区”,以《难经·五十四难》的“五脏积”理论、《难经·六十九难》的补母泻子理论为指导, 开创了一种新的针灸模式:医者在患者双手腕部同时诊脉,然后进行腹部触诊以寻找痛敏区,判断脉象与五脏的虚实,根据“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施以五行子母理论配穴法针刺后,再次诊脉以确认病人状态的即时改善情况。【4】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针灸治疗方法源起于中国医学经典,但是却发展出了有着完全不同于中国医生的多种方法。上世纪上半叶,由于中医医家翻译日本医籍的热情非常高,其中日本针灸医籍亦译介到中国,对中国针灸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腹部触诊、管针法等技法至今仍然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外古典针灸流派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