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醫生 发表于 2016-7-14 23:46:59

怎样防治中暑?

中暑是发生在夏日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临床以高热、出汗、神昏、嗜睡为主要特征,严重者甚至出现肢厥、抽搐、虚脱等。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或呆在高温环境下时间过长,暑邪热气侵袭人体而引起;尤其脾胃虚弱者更易得病。金代名医李东垣曾明确指出:“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表明身体虚弱,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容易在炎热的气候下中暑。中医一般将中暑分为暑湿、暑热、暑厥 ,暑风和暑脱五型。
暑湿型可见身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头昏,胸闷心烦,口渴不欲饮,神疲乏力,苔薄微黄,脉濡数等症。治拟清暑利湿,取霍香正气散加减。药用鲜藿香、鲜佩兰、紫苏、蔻仁、厚扑、姜半夏、茯苓、陈皮、荷叶等。方中鲜藿香、鲜佩兰化湿解暑;荷叶清热解暑;紫苏行气宽中;蔻仁、厚扑化湿行气;姜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利湿。若无汗表不解者,加香薷解表祛暑;舌腻湿重者,加苍术燥湿健脾;热盛便秘者,加黄岑、大黄清热通便泻火。
暑热型可见头痛头昏,发热而赤,烦渴欲饮,汗多气粗,苔黄燥,脉洪大等症。治拟清泄暑热,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药用生石背、知母、太子参、甘草、西瓜翠衣、粳米等。方中生石膏清阳明经热;知母清热泻火;西瓜翠衣清暑热除烦渴;太子参、甘草、粳米益气养胃生津。若热盛烦躁者,加黄连、竹叶泻心火清暑热;津伤甚者,加石斛、玉竹养阴生津。
暑厥型主要表现为壮热无汗,口渴多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甚至昏迷,舌红绛,脉数或弦数。治拟凉营透热,清心开窍,取清营汤加减。药用水牛角、黄连、生地、麦冬、玄参、竹叶心、银花、连翘、菖蒲、郁金等。方中水牛角清热解营分之热毒;生地、麦冬、玄参清热养阴;黄连、竹叶心、银花、连翘清心解毒透热于外;菖蒲开窍醒神;郁金凉血清心。若持续高热者,加生石膏 ,知母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便泄热;神昏不清者,加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暑风型可见身热面红,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脉弦数,苔黄舌红。治拟清热祛暑,清心开窍,取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桑叶、鲜生地、钩藤、菊花、生白芍、茯神、生甘草。方中羚羊角粉、钩藤清热凉肝熄风止痉;桑叶、菊花清热熄火;生白芍、鲜生地、生甘草滋阴柔肝缓急舒筋;茯神宁心安神。若抽搐甚者,加蜈蚣、全蝎熄风止痉;昏迷甚者,加至宝丹芳香辟浊化浊升窍;苔黄腻者,加苍术、菖蒲燥湿开窍。
暑脱型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甚至昏厥,脉细或细数,舌淡苔两。治拟救阴敛阳,回阳固脱,取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汤加味。药用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附子、龙骨、牡蛎等。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酸收敛汗;附子回阳救逆;龙骨、牡蛎敛汗固脱。若四肢逆冷者,可加肉桂、干姜温肾助阳;神志不清者,加苏合香丸行气化浊,温通开窍。
民间单、验方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如鲜荷叶一张、鲜竹茹6克,水煎服,适用于中暑身热;大蒜3-5瓣,捣烂和开水灌下,用于中暑昏倒不省人事者;韭菜汁或姜汁一杯灌下,亦用于中暑神昏;冰片1克,生石膏30克,研为细末,每服1.5克,开水送服,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水煎服,用于中暑身热汗出等。此外,民间盛行的刮疹疗法也可应用。在患者的胸腹、颈项、背及手足弯曲处用手指,或用羹匙、铜钱边缘蘸油,在脊椎两旁上下反复刮擦,直至皮肤潮红,出现青紫出血斑。
中暑病人的即刻处理十分重要。病人中暑后,应立即把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严重者可用井水、冰水或酒精擦浴,扩张皮肤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但要注意周围环境的降温,温度以20-25℃最为适宜。若过于用湿冷降温,反会使皮肤血管收缩,出现寒战,体内产热增加,不利于降温及散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者,中暑后常有合并症出现,治疗时更需全面考虑。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在高温烈日下劳动一定要戴凉帽,备有绿豆汤、薄荷茶等清凉饮料以及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注意劳逸结合,特别要避免空腹饥饿时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一旦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及时服用防暑药品和清凉饮料。(轉自中醫德馨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防治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