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醫生 发表于 2016-5-10 18:09:35

夏季的體質食養原則是什麼

按照中国的习惯,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它在每年阳历的5月5日左右。天地万物经过春三月的萌发与蕴蓄,气温更为升高,湿度也渐渐增加,此时为春夏之交,所谓“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可见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郁郁葱葱,儿童在此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这是“夏气之应,养长之道”。此时,人体内的心火也随之旺盛。“心主火,味属苦,火能克金”,与春季当减酸原理相似的生克机理,夏季应减苦而增辛。减苦味食物可以防止心火过旺,增加辛味食物可增强肺气的抗御能力。夏季应进甘凉或辛凉的食物,如杭菊、百合、绿豆之类。立夏之后是小满和芒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芒种之后的第一个丙日称“人梅”,为多雨的黄梅时期,到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为“出梅”。梅雨季节时间长短不一,每年不等,长者达2个月,短者仅几天,甚至“空梅”。此时湿度急剧增大,衣服杂物易发霉。体内湿较重者此时会全身不适,体倦乏力,头重入裹,食欲下降,中医学称此现象为“外湿引动内湿”,此时当进具有利湿功能的食物,如苡仁、冬瓜、白扁豆、苦杏仁等,可以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此时因自然界的湿度与温度同时增高,微生物也容易繁殖,故胃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上所述仅是外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应强调夏季人体自身体质状态的摄生。如阴虚内热口干舌燥,当滋其阴,可进生地、山药、香蕉、百合之类;阳虚而寒、夜尿频频,当壮其阳,可进肉桂、海马、公鸡、胡椒之类,气血两虚、怠倦乏力,当益气血,可进人参、黄芪、牛肉、大枣之类,因人而异。
夏至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气,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日子,故谓“夏至-阴生”:。夏至与冬至是天地之间阴阳气交的重要时刻,因此也是对人体进行调理和纠正阴阳失衡的最佳时机。《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的理论,意思是在此时更应注意培护人体的阳气、。出梅以后,盛夏开始,进人“伏天”。“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口子。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顺序十天为头伏或初伏,第二个顺序十天为中伏或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起,往后顺序十天叫末伏或三伏。三伏天中是人体内“经气”非常活跃的时期,有些古医籍中描写为“经气沸腾”,这时是治疗寒病瘤疾及纠正寒体的最佳时机,所谓“冬病夏治”,确有临床意义。(轉自中醫德馨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的體質食養原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