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妙01 发表于 2015-4-3 19:30:42

陆氏针灸对于《内经》针灸理论的临床应用(二)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一条也说明了远道取穴的原则,提示人体腧穴既可以治疗其所分布部位的疾患,又可以治疗经气所留布的远隔部位的疾患,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其作用可达头面、躯干的标部或结部,也可反映内脏及有关部位的各种疾病于四肢。在现代针灸歌诀中,有“面口合谷收,颈项列缺寻,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也是远道刺这一方法的具体体现。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是用胃经合穴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腹泻、腹痛,胆经合穴阳临泉治疗胆囊炎、胰腺炎,三焦下合穴合阳治疗小便不利等。我在工作室的跟师期间,经常见到苏老师运用这种方法治疗各种痛症。如因颈椎病、落枕引起的颈部疼痛,经常取养老、腕骨、列缺、外关等手腕关节部的穴位,而治疗腰痛用阳谷、昆仑穴,这些是是“病在中,傍取之”的体现。而便秘用迎香,腰痛用大椎,这是“病在下,取之上”的具体运用。《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篇:“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苏老师经常运用这一原则治疗急性扭伤,如腰扭伤,颈肌扭伤(落枕),面瘫等,常于健侧取穴,或在患侧的对应处取针刺点进行针刺,有很好的即刻疗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氏针灸对于《内经》针灸理论的临床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