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a77 发表于 2015-4-2 12:48:27

陆瘦燕名医工作室-----跟师陆李还教授临诊感悟(金)

本帖最后由 jaza77 于 2015-4-2 12:49 编辑

借龙华医院流派传承之机,依托陆瘦燕名医工作室的平台,有幸继续跟随陆瘦燕的嫡系传人陆李还老师临诊,虽还未到1年,但是收获良多。兹对跟师侍诊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医乃仁术,大慈侧隐1年的跟师门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陆老师有一颗为患者考虑的仁心,正因为此,所以陆老师总是急患者之急,一切从病人出发。为了让上班患者能上班看病两不误,他早上6点半就到诊室开始治疗。为了让限号之外的病人能进行治疗,他总是不断拖延自己的下班时间。大伏天的那段日子,他甚至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治疗,一天13个小时,对一个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来说,是何等的工作强度啊!为了使疗效更加显著,他总是针对病情,不辞辛劳的给患者多种治疗方式,针、灸、药、罐、电针、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等等,除此之外,还会根据俞募配穴的方法,正反面整体治疗,病人的疗效显著了,陆老师花费的体力和时间却是翻倍了。二、爪切进针,指力过人进针不痛是取得病人信任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主要手段。作为陆氏针灸一大特色的爪切进针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它能减少进针疼痛,而且能提高取穴的准确度,同时便于施行各种针刺手法。爪切进针法在陆李还老师身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进针手法,完全继承了陆氏针灸的特色,并且他的进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也正是由于爪切手法加上进针神速,所以病人完全不感到疼痛,这也提高了病人愿意来针灸治疗的依从性。当然要达到无痛进针的效果,是需要有深厚的指力来支撑的,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同是一根针,有功力的医生运用熟练的技术,可使针随手转,气至病所,立见其效。而缺乏功力的医生则进针困难,病人痛苦。陆瘦燕先生熟读的《标幽赋》中就记载着:“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具有一定的手指及手腕力量,才能持针端正,进出自如。当然练习指力是需要聚精会神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的,这也是我们学生必须践行的基本功。三、中西结合、兼容并蓄“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中医内涵深厚,有足够的包容力去接受西医的存在,且为其所用,这是看中医者是否有扎实的功力和宽容的心态去承接西医的挑战。陆李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海派文化精神的医者。陆老师经常说的话就是“病人跑来看病,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地解决病人的疾苦,我们既要继承老先生的经验,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现在看病需要中西医结合”。1年的临床跟诊,看到了很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案例。曾有一个坐骨神经痛患者前来就诊。陆老师翻阅其以往的就诊经历,发现患者曾先后在多家医院针灸治疗过,但效果一点也不明显。陆老先生通过仔细地触诊检查,认为该患者是骶髂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所以除了常规取穴之外,在骶髂关节附近寻找压痛点穴位注射,3次而愈,患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陆老师“海纳百川”的精神还体现在他好学。只要他听说哪个患者用了什么西药或采取了什么治疗后特别有疗效,陆老师就会详细询问,并会向患者索要说明书,以便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向有同样需求的患者尽心推荐。当然,也碰到由西医医生推荐而前来陆老师门诊看病的患者。由此可见,但凡为病患考虑的大医都不存在门户之见。四、内外妇儿,针治杂病当下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生病了往往先求助西医,直到病情发展到十分严重时才想到试试中医,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尤其是针灸,几乎被老百姓当作“偏方”,在“正规治疗”无效后才去找针灸大夫碰碰运气。事实上,临床各科中有许多病症应该及早采用针灸治疗,针灸绝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国医大师程莘农就说过“针灸在中医体系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在陆老师的门诊就不乏会有这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前来求诊的病人,但这些病人大都是失望而来,感激而归。陆老师门诊的病种非常的广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等,基本包含了各科的疾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病例:患者,女,52岁。初诊时主诉左眼眼睑下垂1月余。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眼上眼睑下垂,左侧眼眶疼痛,无红肿,无头痛,恶心。于中山医院查头颅CT无异常,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予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疼痛有所改善,但左侧眼睑上抬扔无力。既往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中医四诊:神清,对答正常,胃纳可,二便调,夜寐欠安,舌红,苔薄,边有齿痕。体检:左侧上眼睑不能向上提升,能抬眉,额纹显,左眼球内、上、下活动受限。患者来诊时情绪非常低落,但陆老师给了她很大的信心。陆老师根据她以往的病史,反复仔细地进行检查,认为是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眼周肌肉的无力。针对此病,陆老师病症结合,主要取穴眼周的睛明,鱼腰,瞳子髎,球后,承泣等,另外配穴合谷、太冲,意取开四关以疏肝理气,调和阴阳。此外,陆老师以他长期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解剖功底,决定采取穴位注射球后穴,来配合治疗。穴位注射前,陆老师特意让我们这些后辈围在患者周围,他认真地介绍起球后的解剖位置以及注意事项,在他下针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随着注射液的注入,陆老师一边询问患者的感受,一边注意手下的针感,丝毫不敢怠慢。治疗结束后,患者当即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当然在患者的坚持治疗下,在陆老师全身心的投入下,这位患者最终战胜了疾病。对此,陆老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个三岁幼儿,女,面瘫一年余。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引起左侧面神经瘫痪,检查左侧抬眉稍欠,额纹不显,鼓腮不行,眼睛闭合正常。曾在外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所改善,但是没有痊愈,在面部表情活动时,仍有口眼涡斜的症状,经人介绍特此前来就诊。陆老师认真检查后,认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能够治愈,故在陆李还老师的尽心针治下,在患儿父母的坚持治疗下,一个疗程后,患儿的面瘫治愈了,看着小女孩美丽健康的脸庞,与来诊时患病的模样,真是有天壤之别。我想,小女孩长大后,一定会为碰到这样一位为她“整容”的医生而庆幸。五、肝脾肾腧,三脏同调现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着变化,慢性病、亚健康直线上升,所谓的现代病也异军突起。这其实对我们医生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据我们传统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识病有道、洞悉病微,充分体现传统医学的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优势,就能使患者痛苦减轻到最低。“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门诊中,常会碰到有焦虑、失眠、妇科病,产后体虚的患者来诊,这些患者的主诉往往就是全身不舒服,睡不着,吃不香,拉不出,肩颈腰腿牵绊不舒,大都是多个症状的叠加。各项检查指标也没有明显特殊的异常。碰到这种病人,陆老师往往会“异病同治”,虽然是不同的疾病,但是若病机相同,往往首先会取肝脾肾腧,三脏同调,从而培补先后天之本,同时疏肝理气,通调全身气血。其次,再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相关的配穴,临床疗效往往非常明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瘦燕名医工作室-----跟师陆李还教授临诊感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