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anzhizun 发表于 2019-5-29 21:52:20

针刺时效关系研究进展

林璐璐1,2△,王丽琼2,杨静雯2,屠建锋2,王天琪2,邹璇2,孙宁2,刘存志2*(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ia2K33TMQDAeHs5l8Kvmwk7cErExGqKSKnibZGnMibKnzu0v1xGzz507wN9VCe8QOqDu3hXTvydeazqdDLyKXQNA/640?wx_fmt=jpeg
2研究结果
共检索到301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83篇,英文文献18篇。查重后剩余文献296篇。最后由研究者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全文,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获得43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1篇,英文文献2篇,见图2。本研究将分别从研究的即时效应、后效应以及总时效3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ia2K33TMQDBXGEDPpHmUXPuMHRHMV9Fup1zjRrnqnYvhIqsKcahLlxtGDbq6SibNpyezUgCL2zArpDCa5nJSicKA/640?wx_fmt=jpeg
2.1针刺作用的即时效应
针刺作用的即时效应表现为单次针刺期间立竿见影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进针后立即产生的治疗效果,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等急腹症或支气管哮喘、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疾病均可做到进针后立即起效,起效十分迅速;针刺期间或针刺后即刻的治疗作用,该方面内容与针刺的最佳诱导期息息相关,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留针时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穴位的选择、穴位的多少等也是影响即时效应的因素。
(1)留针时间的研究
共有7项研究对留针时间与针刺即时效应进行了分析,以陈少宗团队为代表,研究疾病主要为慢性胆囊炎和急性疼痛,总样本量偏小。观察时间多持续到60 min,多以10 min为观察时间节点,以自身前后对照或针刺不同的干预时间为分组依据。通过总结可知对于胆囊炎与急性疼痛,单次治疗时留针在30~40 min可达到最佳诱导期,治疗效果较好,且留针时间电针稍长于手针为宜。见表1。
(2)穴位选择的研究
穴位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基础,《灵枢》云:“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穴位有其特性,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其效应存在特异性,纳入的文献中共有6篇对穴位特异性与即时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5篇均证明穴位具有特异性。研究对象多选用健康人,也包括痛经、颈椎病等患者;留针时间从1 min到30 min不等。多以受试者自身穴位对照或针刺不同穴位为分组依据。通过对胃、肠以及心的研究发现本脏腑经穴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经穴;对痛经的研究发现近部取穴的疗效优于远端取穴,但对颈椎病的研究发现近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疗效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疾病性质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3)穴位数量的研究
共有4篇文献进行了该方面研究,均由陈少宗团队完成。通过对慢性胆囊炎的选穴数量与针刺时效关系的系列研究,观察了针刺单穴与双穴对慢性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选穴主要为期门、阳陵泉、日月、胆囊穴,观察时间为针刺后即时至留针60 min。结果发现两组中胆囊均出现了运动变化,且双穴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单穴组,说明双穴配伍能比单穴更有效地促进胆囊运动。陈少宗等也观察了针刺十七椎组与针刺十七椎、地机、次髎、三阴交组对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作用。观察时间点在针刺前即时,留针5、10、20和30 min,均在患者痛经时针刺。结果表明在进针5 min后,两组均取得较好疗效,而且在留针30 min内,两组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直至起针,且多穴组的止痛效果要优于单穴组。
2.2针刺作用的后效应
针刺作用的后效应是指针刺结束后持续较长时间的后续效应。由于后效应的作用更强、更广泛、更持久,而且可以累积,因此更受重视,可以分为单次治疗的后效应以及多次治疗累积的后效应。单次治疗后效应主要对应针效曲线的半衰期和残效期,累积后效应则是在半衰期和残效期时再度给予针刺刺激后产生的针刺效应的延长,因此最佳针刺后效应的取得与针刺频次密切相关。
(1)单次针刺后效应
共有10篇文献对单次针刺后效应的持续时间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模型、患病人群及健康人群,以动物模型中的大鼠模型为主;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和针刺不同干预方式对照。观察时间多持续到起针后24 h,但各观察时间点的样本量分布不均,以起针后1 h以内的观察点样本量分布最多;留针时间为20 min或30 min;结局指标以客观指标为主。结果表明对于病理状态,针刺后效应的持续时间多在起针后1 h以上达到极值,且可维持数小时甚至到观察期结束,对相关部位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多可持续30 min以上;但对于健康状态,针刺后效应多在1 h以内达到极值,且维持时间较短。
(2)累积针刺后效应
累积针刺后效应主要表现为持续治疗期间后效应的叠加。如有研究发现针刺减肥过程中,体重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快速减重期(1~4周);平台调整期(4~12周);稳定缓慢减重期(12周以后),必须有针刺的持续干预才会出现这3个时期,这个过程正是后效应积累的过程,而药物减肥则不会出现这3个时期,这是针刺与药物的区别,也是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难点。
纳入的文献中共有4篇对针刺的累积后效应进行了研究。张艳玲等研究了不同电针疗程对糖尿病患者血瘀高凝状态的影响。该研究中针刺10次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每次留针20~30 min。结果表明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改善程度逐渐增加。说明针刺对血瘀高凝状态的调节需要一个过程,即针刺效应具有累积性。
黄召谊等观察了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每天针刺45 min,分别在针刺的第1、2、4、6、10周处死,取坐骨神经,观察2种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大鼠坐骨神经中上述2种物质的表达均在针刺2周后增加,第4周达到高峰,至第10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说明针刺效应在2周后才开始显现,在第4周时达到极值,推测针刺治疗本病需要一定时间刺激效应的积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李长明等观察了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15 min,观察时间点为治疗后1、3、7、14 d。结果发现电针组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3天大鼠的运动和排尿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的第7天针刺效应已累积到一定程度,开始显现,且到第14天时未出现针刺耐受。
王东岩等对电针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进行了研究。每周治疗6 d,每天1次,每次40 min,于治疗前,首、末次治疗后分别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首次治疗后即出现针刺效应,但末次治疗后的针刺效应明显高于首次治疗后,且可延长半衰期,提示针刺治疗存在累积效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刺时效关系研究进展